对人才自身来说,在不断学习更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主动发现机会,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自我价值,从而迎来职场的高光时刻。
来源:科睿赛启
01 IVD行业就业环境暂未转好
2023年可能是对于IVD打工人不太友好的一年,先知先觉的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就开启一轮甚至多论裁员(Doris的失业笔记(一)),很多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到今年。
也有一些后知后觉的公司,Q1的业绩也是太差(相较于前三年,而非2019年:财报暴跌背后:没有新冠,这些企业都不行了?),Q2也没啥变好的迹象,也就顺势开启了裁员模式。
2023CACLP估计也是对老板们产生了很多影响,流水线遍地走,处在研发当中的相关项目是否就需要重新考量?
再比如“玩票”的菲鹏发布度检测达900测试/小时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如果处于研发中的还没有该设备速度的系统是否变更或者取消,干脆外部合作,是否利好CDMO企业?
与此同时,随着江西、安徽牵头的IVD项目集采的落地与持续推进,又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毕业”?
让就业环境进一步紧张的是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1158万,人数再创新高。除了进体制、深造外,保守估计也有八九百万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
02 IVD人才如何筛选新工作
那么我们从业者应如何选择新工作?
按筛选顺序建议:地理>企业>部门>领导。(你会如何排序呢?)
地理位置:两面两级
总部还是区域
一般来说企业总部是部门配置比较齐全的,而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多数只有营销和售后,那么就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选择与自己契合多比较高的。
IVD企业比较聚集:从2019年整理的IVD企业分布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省份超过200家企业。半仙的读者分布人数最多前五的省份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企业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大,机会多。
重点城市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经济基础好,孕育了很多优秀企业,消费水平较高,节奏快。此外经济圈包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此外,东南沿海也是企业聚集地,如南京、厦门等。
新兴潜力城市
内地很多高校科研领先和政府扶持力度大的地区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武汉、长沙、重庆、成都、济南等省会。湖南曾经因为拿证政策十分诱人,几乎所有头部企业都在湖南注册了公司。
企业:4个维度
生产企业和代理渠道
集采、阳采、两票制都挤压了代理渠道的空间,很多渠道也在转型生产。渠道基本是营销岗位,但也是掌握着终端资源。
生产企业分国产和进口
目前国家政策逐渐加大鼓励国产替代,如果同样待遇和岗位,优先国产。进口相对来说都是大企业,对于毕业没几年的人来说,能去进口企业还是去进口企业。
大企业和小企业
上市公司和未上市代表规模和实力上的差距,上市过程有着很严格的审查,上市公司相对规范严谨,未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不公开,预测公司发展困难。
展会可以侧面反映公司实力。2021年IVD盛宴CACLP的参展名录参展商1161家,基本登得上台面的生产企业都在里面,想去哪家公司可以找到历年展位图,看看这家公司在市场营销中的投入如何。标展(3*3米大小)几万,特展(超过标展可以装修)几十万上百万,门口几个展位有钱还不够,彰显实力。
各有优势。大企业“套路”成熟,培训完善,工作稳定,可以快速学习上手。企业对人员需求多数是螺丝钉,人员发展空间有限。小企业讲结果,为了生存野蛮发展是必要的。提升发展靠师傅带和个人努力,但晋升机会更多,未来上市有机会获得股票红利。
有新冠和无新冠
2020年以来,新冠是IVD重要销售贡献来源。随着新冠疫情不断变化,新冠相关机会不断涌现,短期内有新冠产品和没有新冠产品企业差别巨大。由于疫情导致就诊人数下降,不可避免影响常规IVD销售,也促生了新冠核酸、抗原、耗材、口罩、消杀、防护等产业链爆发增长。新冠产生的利润,也提速后面几年发展,总的来说有新冠获益企业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腾挪空间更大。
部门
专业允许的话,挑个利润中心,顾名思义为公司赚钱的岗位,更有前景和钱景。比如研发、营销。其他部门(主要还是看专业):生产、质量、供应链、财务、人力、售后、办公室、法务等也需要专业人才。
最好找个关键岗位,一般面试多轮,最后一轮定岗位重要程度。部门一把手面试说明岗位在部门重要,公司一把手面说明在公司重要。也有例外,公司特别小,部门就一两个人基本都是老板面试。
领导
领导主要看影响力、水平、背景,最难判断。如有同公司朋友可以进行领导背调,影响力足够大,非同一部门也能了解到这个人。水平足够高,在公司各种激励和颁奖活动中也会出现这个人。行业背景牛,不是一个公司的也可能认识这个人,title也会查得到。
03 未来IVD人才如何筛选新工作
国内IVD行业已经进入人才交替的时代,大量的科班毕业生、临床从业人员、高学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还有很多资深药企人员正在进入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专业化素养要求也必将越来越高。
那让我们来看看未来IVD行业最需要什么人才:
专业化人才
作为一名IVD从业者,想要不被淘汰,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要打造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是个人竞争的核心壁垒。
同时,如何在客户面前呈现专业的企业形象,如何做好专家关系,如何完成终端上量,也是未来行业从业者的必备技能。
复合型人才
除了专业化人才之外,跨行业、跨学科的交叉型复合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向。如贾半仙聊诊断特约撰稿人半步先生:不懂技术的销售不是个好的产品经理。
掌握稀缺资源
稀缺资源分很多种:
人脉资源;
某项新产品技术的研发能力;
国内稀缺的熟悉国外中型国家的法规产品的注册人才;
IVD头部自媒体也比较稀缺;
......
人才市场,向来很卷。不管是专业化,还是复合型的背景,还是稀缺资源的掌握,都是需要我们提前去规划和筹备。
04 IVD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今后数年,许多的国内IVD企业都将进入B、C轮,这时也需要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IVD行业人才,要实现动态平衡,除了加强全行业现有人才培养外,也需要加强行业宣传,积极引进跨界人才。
同时加强校园招聘,从0到1,做好人才梯队培养。只有全行业人才增量增加了,才会有更多活力,才有更多良性发展,才能回归行业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人才自身来说,在不断学习更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主动发现机会,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自我价值,从而迎来职场的高光时刻。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