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系统化宣教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的价值

2023-06-24 10:07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采取的系统化宣教可减轻初产妇分娩镇痛时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分娩体验,有利于分娩镇痛的实施,由此认为,该系统化宣教可优化孕妇产前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本文原载于《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年第5期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对于产程中要求镇痛的健康孕产妇,应根据其意愿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1]。虽然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但是由于公众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缺乏了解[2],而顾虑麻醉药物对分娩产程、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担忧椎管内麻醉的有创性操作导致产后腰背部疼痛、甚至麻醉意外的发生,因此孕产妇,尤其初产妇及其家属常并发心理性应激反应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对麻醉医师与其沟通的效率及硬膜外穿刺术操作等,产生负性影响。鉴于助产机构产前教育缺乏针对性宣教内容[3],笔者针对孕产妇及陪伴分娩家属的心理特征,制订系统化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宣教措施,本研究拟评价其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已获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6MEC122),并与孕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择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40例,年龄20~35岁,孕期37~41+6周,单胎头位,未见妊娠并发症,无阴道试产禁忌证,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胎心未见异常,与医务工作者均能有效沟通。依据在妊娠期是否接受过系统化硬膜外分娩镇痛知识宣教分为2组(n=120):宣教组和对照组。

宣教组孕妇自孕30周开始,与陪伴分娩家属一起在本院孕妇课堂参加培训,由麻醉医师通过PPT或短视频等形式讲授有关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科普知识,其内容包括: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优势、麻醉操作时体位摆放、操作步骤、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孕妇及家属与医护的配合举措、沟通交流等;孕妇及家属培训全部课程且问卷考核合格。孕妇及家属未能培训全部课程或问卷考核不合格者,剔除本研究。对照组孕妇未进行本院系统化硬膜外分娩镇痛知识的宣教。

宫缩规律、宫颈口直径≥2 cm[4,5]时,协助孕产妇排空膀胱,建立外周静脉通路,输注乳酸林格液维持液路。常规监测孕产妇体温[6]、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宫腔压力以及胎儿心率。鼻导管吸氧,氧流量3 L/min,取左侧低头抱膝位,家属陪伴安慰辅助。

选择L2,3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术,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0~3.5 cm,硬膜外注射2%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后观察5 min,排除腰麻体征后,硬膜外注射0.1%罗哌卡因(批号:LBWW,AstraZeneca公司,英国)与0.4 μg/ml舒芬太尼(批号:11A0104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混合药液8 ml(负荷剂量),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药液成分:0.1%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及生理盐水;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8ml/h,单次给药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镇痛不全(VAS评分≤3分)时,硬膜外追加单次剂量,宫颈口开全时停止镇痛泵给药[7],胎儿娩出后再次启动镇痛泵,持续2 h[8]。

硬膜外腔穿刺术开始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孕产妇的焦虑程度;记录镇痛前沟通时间、摆放体位时间和产妇及家属对分娩镇痛的满意情况。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82761687561304294±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各指标的比较(n=120,82761687561304294±s)

与对照组相比,宣教组SAS评分降低,镇痛前沟通时间和摆放体位时间缩短,产妇及家属对分娩镇痛满意率升高(P<0.05),硬膜外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分娩镇痛宣教相关指标的比较(n=120)

讨论

系统化宣教是通过评估公众的健康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系统性、计划性、评价性的干预活动,采取多个维度、多种形式来传播健康知识、技能和理念,使公众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改变其行为和态度,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9]。本研究根据孕妇及家属的健康需求,制订并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知识的宣教措施,旨在消孕妇及其家属的疑虑,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主动接受并配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因此本研究制订并实施的系统化宣教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SAS包含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SAS评分50~59分、60~69分、69分以上,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焦虑;且SAS广泛应用于孕期精神心理障碍的筛查[10,11]。因此本研究采用该量表可保证孕产妇焦虑程度评估的可靠性。

本研究中2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各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2组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

硬膜外分娩镇痛开始前,宣教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系统化宣教可使孕产妇及其家属熟知分娩过程,消除了对分娩疼痛的恐惧。

分娩镇痛前沟通及摆放体位的时间、硬膜外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仅与孕产妇及其家属是否了解麻醉知识、是否明确分娩镇痛实施中如何配合密切相关,还可影响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镇痛的满意程度,因此选择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宣教组镇痛前沟通及摆放体位的时间缩短,且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镇痛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提示系统化宣教可明显优化孕产妇产前教育的质量。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本研究虽采用大样本量,但为单中心研究,系统化宣教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的价值,尚需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2)系统化宣教的内容及方式是由笔者研究团队制订的,其规范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3)本研究因人力条件所限,未能对产妇进行产后转归随访。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采取的系统化宣教可减轻初产妇分娩镇痛时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分娩体验,有利于分娩镇痛的实施,由此认为,该系统化宣教可优化孕妇产前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Lu.米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孕产妇,镇痛泵,硬膜,镇痛,分娩,孕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