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良性前列腺增生内镜治疗失败后机器人单纯前列腺切除术的结局
背景:我们比较了机器人辅助单纯前列腺切除术(RASP)在有或没有既往前列腺手术史的患者中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结局。
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回顾了2013年2021月至<>年<>月期间所有连续接受RASP的患者的多机构数据库。术后,使用美国泌尿外科协会症状评分(AUA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估泌尿功能。
结果:总体而言,520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既往接受前列腺手术的87例(16.7%)患者中,分别有49例(56.3%)、26例(29.9%)、8例(9.2%)、3例(3.4%)和1例(1.1%)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光选择性汽化、经尿道微波治疗、前列腺尿道提升术或水蒸气热疗。两组在平均前列腺体积(p = 0.40)、估计失血量(p = 0.32)、机器人控制台时间(p = 0.86)或术后30天主要并发症(Clavien >2)(p = 0.80)方面没有差异。在泌尿功能方面,两组术前和术后AUASS(p = 0.31)、QOL评分(p = 0.11)和尿失禁率的平均改善相似。
结论:对于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下尿路症状的患者的管理,RASP与泌尿功能结局的改善和术后并发症的低风险有关。RASP的围手术期结局在既往接受过前列腺手术的患者与未接受过前列腺手术的患者相似。
To cite this article:
Matthew Lee, David Strauss, Ziho Lee, Andrew Harbin, and Daniel D. Eun.Outcomes of Robotic Simple Prostatectomy After Prior Failed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ournal of Endourology.May 2023.564-567.http://doi.org/10.1089/end.2023.002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