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与2015年相比,降幅达17.3%,距离2025年终期规划目标还有一点距离。
01
慢性病患病率前两位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近十年来,中国老年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占比由2013年的9.7%上升至2022年的14.9%。 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作为衡量老龄化程度的指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因此,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将提高老年性疾病发生率, 如慢性病、肿瘤等,带来医疗需求及服务的改变及升级。 根据历年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数据,近5年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农村慢性病患病率增长幅度大于城市,城乡差距缩小,2018年,农村慢性病患病率超过城市。 从疾病类别来看,无论城乡,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排名前二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
来源: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11年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9000万增加到1.41亿,增幅高达56%,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负担日益严重的 慢性疾病一员。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的创新药物和疗法仍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02
医院、零售终端
降糖药TOP20公布
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化学口服降糖药和GLP-1R激动剂。 其中新型药物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GLP-1R激动剂,由于疗效和安全性更好,在降糖药物中地位不断攀升。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下,国内降糖药物2023年第一季度最新销售情况。 根据中康CHIS数据库,国内等级医院中,销售额TOP20中,有14个药物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诺和诺德的GLP-1R激动剂司美格鲁肽以7.8亿元位居榜首,第二名的西格列汀与其相差3.5亿元,司美格鲁肽已是妥妥的降糖药新“药王”。 从品类上看, 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GLP-1R激动剂、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仍延续新药替代老药的趋势。
表1:2023Q1降糖药国内等级医院销售额TOP20(非胰岛素类)
从国内零售终端销售数据来看,销售额TOP20中,有7个药物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神药二甲双胍以7.3亿元居榜首,超过第二名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3.8亿元。 从品类上来看,与等级医院有很大不同,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7款药物中,有5款是传统的化学口服降糖药,比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等。
表2:2023Q1降糖药国内零售终端销售额TOP20(非胰岛素类)
综合等级医院和零售终端数据来看, 2023年第一季度二甲双胍总销售额为10.4亿元,司美格鲁肽7.9亿元,二甲双胍暂时领先。
目前,二甲双胍仍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同时,二甲双胍价格便宜、尽管是老药但不断被研究发现有新的功效,神药地位不可撼动。 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等级医院中,司美格鲁肽与二甲双胍销售额分别为1.19亿元和3.02亿元。
从零售终端来看,司美格鲁肽与二甲双胍销售额分别为0.66亿元和8.6亿元。 与2022年Q1相比,零售市场中二甲双胍的规模减小;司美格鲁肽等级医院规模增长明显,达554.6%。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已在中国申请上市,不久的将来获批后,其销量将进一步放大。 国家在慢性病领域不断出台各类政策规划,力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核心目标,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和20%。 2019年,我国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6.5%,与2015年的18.5%相比,降幅达10.8%,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2021年,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与2015年相比,降幅达17.3%,距离2025年终期规划目标还有一点距离。致力于糖尿病创新药物和疗法研发,是实现国家规划目标的重要一环。
END 作者 | 四叶草 来源 | 新康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