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护理品牌·创新案例 | 另辟蹊“静”,建立生命通道

2023-06-22 16:19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为解决临床病人问题,院区护理部副主任黄道花、静疗组高晓炎护士长查阅文献、虚心请教新生儿护士长王燕,商量后决定在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

护理品牌·创新案例

另辟蹊“静”、建立生命通道静脉治疗护理指导小组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静疗团队成功开展了5例成人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为上腔静脉系统受限的病人另辟蹊“静”。

案例回顾

27971687389709079

为解决临床病人问题,院区护理部副主任黄道花、静疗组高晓炎护士长查阅文献、虚心请教新生儿护士长王燕,商量后决定在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

置管前,静脉治疗护理团队充分评估排除置管禁忌症;评估血管时,发现股静脉上下交错伴行与股动脉下方,给穿刺置管增添了难度。护理团队通过指导病人下肢外展,助手协助调整股动脉与股静脉的位置关系,顺利完成置管,避免误穿动脉。

静脉治疗护理团队近日开展的5例病人成功置管,分别为双侧乳癌术后,肺部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CKD5期,心脏搭桥术后,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建立了一条中长期安全有效的“生命通道”。此前,还远程指导血液科护士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成功置管。

科普小专场

什么是PICC

医学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简称,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经上肢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但在临床上部分病人因疾病导致上腔静脉系统受限,比如双上肢或上腔静脉血栓、肾衰患者、双侧乳癌根治术、肿瘤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症等情况,需要经下腔静脉系统进行中长期的输液治疗。下腔静脉系统常见的输液途径包括下肢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腹股沟处股静脉置管等。

5341687389710163

对于置管术后的患者来说,后期护理尤为重要。穿刺侧肢体应避免剧烈活动如久坐、深蹲等;卧床休息时尽量避免病人侧卧,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活动穿刺侧肢体,做绷直脚背和伸直运动15次,增加血流,预防血栓的形成。

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一直开展上肢PICC置管技术;新生儿科可选择下肢大隐静脉置入。普通的股静脉置管CVC和PICC,因邻近肛门会阴部,易受大小便污染而增加导管感染的风险。

成人超声引导下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留置PICC,技术专业能力要求高,技术难度较大,但却是无法经上肢静脉置管患者可供选择的一种有效置管方法,避免了腹股沟穿刺置管的缺点。该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该院PICC技术迈向新台阶,也推动了中大医院静脉治疗的高质量发展。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编排  / 王倩

校对 / 刘敏

供稿 / 高晓炎 (江北院区十一病区 )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PICC,中大医院,护理,置管,导管,穿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次发表!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调节抑郁样行为研究有了新发现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