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裁员?108家IVD大企越裁人越多!
来源:IVD研究社 文章原标题:听说IVD裁员,是真的么?
最近看到多个自媒体,纷纷转发IVD大裁员的文章。仔细阅读其中内容,发现基本都是国外企业宣布裁员的新闻。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但都是一些中小企业。IVD四巨头:罗雅丹西等,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新闻(指诊断业务条线裁员)。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通俗讲,企业裁员要赔偿几个月工资。裁员与员工正常流动(主动辞职),这个如何区分定义呢?据公开资料,的确难以判定。除非企业主动宣布。
由于IVD行业人员,一年内的流动性没有那么大,本文将企业员工总数同比减少5%及以上,定义为有裁员现象或行为。下表统计了100多家,IVD行业相关上市或挂牌企业,这两年员工人数的变化情况。从表中能看到,符合裁员定义的,即员工人数同比减少5%及以上的企业,只有15家,占总企业的15%不到。而且是以新三板的中小企业(不超过300人)为主。
当然,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这是2022年的情况。2022年还有疫情,业务在持续增长,只不过增速放缓而已。直到年底新政策出台,才导致行业发展阶段性拐点出现。这些政策和外部环境因素,传递到企业,再由企业做出人事调整安排,其实就到了2023年。这些员工数据变动,不会出现在2022年财报当中。说白了,下表能反映的情况是,2022年超过8成的IVD企业,都在扩张团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职能口。
但是!今年开年后,和许多HR、猎头以及企业内部人员交流,有部分说到公司在裁员了,招聘进度也放缓了。但都没有形成公开的新闻。从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角度看,绝大多数IVD企业同比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大环境直接决定的。有一些业务在收缩,有一些业务在扩张,团队一减一增,从财报员工规模数据,难以看出来。
所以,我们能得出的推论是:
1、部分不挣钱的业务条线团队,因业务收缩而被裁撤。
2、部分企业在布局新的业务线和技术平台,也在扩张团队招新人。
3、行业整体收缩是肯定的。至于“寒冬是否已至”这一观点,还需要更多数据、更多角度来论证。
4、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开局之年,今年发展很关键。但数据如何,至少得8月份半年报发布后,才更好证实一些观点。
大家都以为裁员潮到来,但是实际一看,2022年比2021年增加了2万多人。下表怎么看,各位朋友见仁见智了。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