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全民学急救: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2023-06-21 09:35

吉大一院以志愿护理服务队为载体,不断拓宽急救技能传播半径。

16471687303355507

53681687303355938

在轨道交通2号线文化广场站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的队员,为市民讲解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技巧。赵滨 摄

新闻提示

院前医疗急救往往事关人命,急救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比如,心肺复苏是十分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抢救技能,甚至仅仅依靠一位非医务工作者的双手,通过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就可以给命悬一线的病人以生的希望。再比如,灾害事故现场,在没有医生和专业器材的情况下,“第一目击者”如果懂得应用急救知识,就地取材,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学习急救技能不仅可以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也可帮助更多的陌生人。希望有更多人能掌握这门技术,更加重视抢救的黄金时间,早发现、早抢救,提高病人的抢救和生活质量。 今年4月中旬,吉大一院神经内科的护士杨洁,在病假养伤期间,忍着脚伤跪地成功挽救一名倒地工人。她的专业施救,赢得了市民的赞许和被救者家属的感谢。被救的工人所在企业的负责人循着监控视频,找到了救人的白衣天使杨洁,并到医院送来锦旗表示感谢。施救视频上传网络平台后迅速被转发,观看视频者纷纷对护士杨洁救人事迹给予盛赞。 6月16日上午,吉大一院神经内科疗区异常忙碌,奔走在疗区病房的杨洁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通过杨洁的回忆描述,紧张的施救一幕清晰浮现。

来自施救现场的惊心 ——成功施救,源于专业

事发前,杨洁因脚伤休假在家,听闻窗口的嘈杂声,她循声向楼下看去,发现一男子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作为一名护士,杨洁本能地反应“我要下去救人!”然后迅速忍痛下楼施救。

当杨洁来到倒地男子身边时,她立即跪地查看其情况。当时,倒地男子已无意识,口唇发绀、面色青紫、面颈部满是呕吐物,无自主呼吸且身体有些僵硬。男子为附近施工的工人,旁边工友与家属取得联系后,了解到他没有既往病史。根据平时培训和工作经验,杨洁确定男子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 实时判断身体变化、快速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毫不犹豫地实施人工呼吸……得益于杨洁迅速有效的实施心肺复苏术,男子在120急救车赶来前,恢复了自主呼吸。而此时的杨洁,早已累得站不起身。

来自一线护士的呼吁 ——普及急救技能,惠及更多伤病员

“当时,围在男子身边的大概有十几个人,大家都很着急,但是苦于不会急救技能,都无法靠前实施急救。”提及前不久的救人经历,杨洁说。在院期间,杨洁经常参与院内的急救相关培训,岗位轮转时,她也会参与癫痫病发作患者的抢救工作。但这次救人经历,让杨洁深刻感受到,掌握一项急救技能是多么重要,对医务工作者如此,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她决定积极参与到医院的急救技能科普宣传工作中,期待能教会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得知杨洁的救人事迹后,大家都对她的专业、勇敢、果断表示敬佩。”神经内科副护士长王永红表示,未来,科室将把杨洁的救人事迹,增添到新护士的入职培训内容中,激励更多护士向杨洁学习,同时,继续把应急急救思维和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岗位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来自大型医院的担当 ——发挥专业优势,拓宽技能传播半径

从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副护士长张光玮巧遇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成功实施抢救,到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护理平台护士马欣蕾、院第三手术室护士赵晨光,在长春德苑附近抢救晕倒老人,再到卒中中心主管男护士李长利在南溪湿地公园成功挽救两名落水者生命……在吉大一院,几乎每年都会涌现出医护人员救人的先进事迹,他们是医院护理团队南丁格尔精神的杰出代表,更是体现医院所有护理人专业素养的缩影。

“我院抓专业,强技术,就是想打造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危急时刻顶得住的专业化护理队伍。唯有把专业技术练精,才能更好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从容不迫。”吉大一院副院长李虹彦欣慰地说,从多位医护人员成功救人的事迹中,她看到了他们面对危急时刻的那份从容不迫。这份从容源于全院常态化的分层培训,源于技术的提升,更源于医院对“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理念的尊崇。

“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急救技能的传播,需要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李虹彦说,为了全面普及急救知识,全力提升公众的急救能力,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志愿护理服务队于2018年正式成立。服务队以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健康义诊、特色关怀、基层帮扶、护理专业服务六个专业化服务组为载体,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几年来,志愿护理服务队队员的脚步遍布机场、高校、社区、敬老院等公共场所。 2021年3月,该服务队与省红十字会开展的“情暖长春,红十字‘救’在身边”地铁站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自此,每周六、周日,在轨道交通2号线文化广场站,都会看到一袭白衣的吉大一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的队员,为市民讲解心肺复苏及AED使用方法。

吉大一院以志愿护理服务队为载体,不断拓宽急救技能传播半径。在志愿服务的“大花园”里,不断播撒急救技能之种,传递“人人学急救”的理念,让更多人成为“懂急救、会抢救、敢施救”的平民英雄。 大医院承担大使命,更要有大担当。目前,吉大一院又与长春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方面进行联手,建立急救分站,开辟院内“绿色通道”,共同为长春急救事业贡献力量。

END

来源丨长春日报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吉大一院,急救,护士,护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