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罕见!没被狗咬却感染狂犬病?国内报道 1 例黏膜传播

2023-06-21 11:43

作为一种死亡率接近一百的「超级杀手」,面对狂犬病,除了警惕常规途径,亦要提高意识预防非典型途径中的暴露,建立更完善狂犬病的筛查和预防措施,重视暴露后预防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未被狗咬,却罹患狂犬病

2013 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诊了一位 41 岁中年男子。

他因持续两天的「全身不适、睡眠障碍、冷汗醒来、对空气和声音过敏、不自主咽部肌肉收缩,饮水进食呛咳」被家人送来医院。在医院对该男子进行检查时,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激动、谵妄和幻觉,而他唾液样本的核酸检测显示:狂犬病病毒阳性。

奇怪的是,该男子其实并没有被「疯狗」、「病猫」咬伤,真正与患病动物接触的是他 17 岁的儿子。

在清洗儿子伤口时,患者曾蹲下吸吮伤口处「有毒的血」,然后吐出。如此重复多次以后,才和家人一起送儿子去当地医院进行伤口的处理。

同时,接诊医生建议「吸过血」的患者也同样接受暴露后预防(即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但患者担心治疗成本较高,并认为自己已经把所有吸出的「毒血」都吐掉了,不会「这么倒霉」,所以拒绝医生的建议,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77811687302973927

该病例被发表在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旗下期刊 EID(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s)

本以为这次风波就这样过去,然而仅一个月后,患者就因狂犬病急性发作而离开人世。而真正被咬伤的儿子,至今仍然健康。

没有被狗咬伤,也会得狂犬病吗?病毒或可通过黏膜传播。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致死率近 100%。

通常情况下,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病犬或其他带病动物的咬伤。动物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伤口入侵,进而传播到身体的神经支配区域。

此后,病毒会向外周神经系统扩散。在此过程中,受感染者独特的行为和一系列神经性病症开始发展,这些改变有利于携带病毒的唾液传播到新的宿主,例如攻击性的增强会导致主动咬伤其他动物或人。

39171687302974037

狂犬病脑炎患者脑组织染色显微照片(非上述病例)  

某些罕见病例提示,狂犬病亦可以通过非典型途径进行传播。

前述病例中「吸毒血父亲」的感染即是通过一种非典型的途径 —— 黏膜传播。

警惕非典型传播途径,其他报道较多的途径还包括器官移植。

2005 年,一名器官捐赠者在器官捐赠前 3 天死于狂犬病,但在捐赠及审查程序中并没有被诊断出狂犬病。该捐赠者的肝脏、肾脏和角膜如期移植给了 4 个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但在移植后的几周内,这些患者都出现了狂犬病的典型神经系统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感觉异常和肌肉痉挛等。其中 3 名患者最终死亡,而第 4 名患者在接受一系列治疗后存活下来。

2015 年 7 月,中国北京,一名医生诊断出两名接受了同一个器官捐赠者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患有狂犬病。该器官捐赠者死于不明原因的急性进行性脑炎,但在捐赠前同样未被确诊为狂犬病。这两名患者的狂犬病潜伏期分别为 42 天和 48 天。两名患者的神经状况出现了改变,并在移植手术后 80 天内逐渐恶化,最终陷入深度昏迷,最终去世。

更罕见的狂犬病传播还有飞沫或气溶胶吸入途径:

1956 年,一位经常在美国数百万蝙蝠出没的洞穴进行研究的昆虫学家,吸入洞穴内的气溶胶后感染了狂犬病。而其余两例通过气溶胶吸入传播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狂犬病病例中,一例在强化治疗后康复,但另一例死亡。

作为一种死亡率接近一百的「超级杀手」,面对狂犬病,除了警惕常规途径,亦要提高意识预防非典型途径中的暴露,建立更完善狂犬病的筛查和预防措施,重视暴露后预防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撰写 | 延津疾控微健康

校稿 | Gddra  

编审 |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  Alic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狂犬病,传播,病毒,预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