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新技术加持,手术关键环节只用了30秒……
一枚“不定时炸弹”在大脑中悄悄潜伏,当大脑中发现动脉瘤,是开颅夹闭还是介入栓塞?
日前,河南省人民医院颅内动脉瘤团队在国内率先应用一项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第三种选择!
首例应用中,手术关键环节仅用约30秒……
30多岁,脑动脉瘤……
一个多月前,30多岁的何女士在体检时,发现了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也被称为脑动脉瘤,每100个人中就有约7个人患病。大多数小的动脉瘤破裂风险较低,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然而,动脉瘤一旦破裂,顷刻间就能危及生命!所以它也被称为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自从确诊后,何女士寝食难安,心理压力巨大,既害怕动脉瘤破裂的灾难性后果,又担心手术会有风险。
这也是大多数动脉瘤患者所担心的。
第三种选择
何女士慕名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就诊,希望能解除大脑中的威胁。
脑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教授带领的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专科团队,为何女士进行了详细检查。
何女士的动脉瘤位于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小约4.9X5.3毫米,瘤体形态不规则。
传统的手术方式
开颅外科夹闭
开颅将颅内动脉瘤根部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
介入栓塞
通过介入,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并将其充满,使动脉瘤内的血流消失。
但这次,何女士有了第三种选择。
通过植入FRED血流导向装置,重塑载瘤动脉,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
血流导向装置是动脉瘤治疗的最新理念之一,治疗由过去的“堵”转为“疏”。
较传统的瘤体内填塞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安全性更高,花费更少。
FRED血流导向装置兼容更小的21微导管,为治疗处于复杂解剖结构的颅内动脉瘤提供了更加丰富灵活的选择。
经过权衡,何女士决定选择新理念、新疗法。
30秒,威胁解除!
经过充分评估、术前准备,在李天晓教授指导下,由副主任医师李立进行FRED释放等主要操作。
在院内麻醉医师、护理医师等相关团队配合下,手术团队仅用约30秒,就完成了FRED血流导向装置释放的关键环节。
术后,何女士很快清醒,手术伤口仅为腿部的一处穿刺针眼。术后第五天,何女士顺利出院。
来自全球多中心的数据显示,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如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串联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河南省人民医院是国内首家实施FRED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术的医院,目前已为9位患者成功实施。
李天晓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家卫健委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兼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 介入放射学杂志 》、《 Frontiers in Neurology》和《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副主编,《 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 》副总编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自然转归与干预治疗研究”课题组长,牵头完成了多项全国神经介入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的“国产新型颅内血栓取栓装置”等专利成功完成转化并获得国家药监局和欧洲CE认证上市,已在全国200多家医院广泛使用。
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曾主编了《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部中国脑血管病指南和共识的制定,主编和主译了《PED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牛津脑血管神经外科经典病例》、《中国脑血管疾病诊疗规范》、《中华介入放射学》、《脑血管疾病多学科评估与治疗》等十余部专著。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领导的团队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曾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李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专注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治疗。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编了国内第一本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专著,发表SCI及中华核心杂志论文30余篇。《Frontier in Neurology》《Heliyon》《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审稿专家。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课题2项,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
作者丨脑血管病医院 唐垚
宣传部 张晓华
美编丨李汝衡
责编丨胡晓军 秦基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