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播散更为罕见,可继发于1%-5%的脑转移瘤,预后更差。
本文报道了1例63岁女性,患有BRCA1突变的遗传性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术后化疗2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并发现小脑肿物,疑似转移性卵巢癌。病理分析显示肿块为HGSOC,经手术切除。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4个月,出现脑部病灶局部复发,因此接受了射波刀治疗。3个月后因左肩疼痛,MRI显示颈髓转移且马尾神经周围有脑膜播散。使用化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均无效,病灶增大。在射波刀治疗颈髓转移病灶后,使用尼拉帕利治疗脑膜播散。治疗8个月内小脑病变和脑膜播散显著缓解。虽然脑膜播散的治疗具有挑战性,但尼拉帕利可能是BRCA突变的HGSOC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
背 景
脑膜播散是癌症的多种终末期表现之一,常规治疗方法的预后极差。如果不提供治疗,脑膜播散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6周,死亡原因是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的细胞毒性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然而,据报道PARPi 尼拉帕利在基础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PARPi抗BRCA突变的有效性而改善了卵巢癌患者的治疗结果。本文报道了1例携带BRCA1突变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其发生了脑转移和脑膜播散,使用尼拉帕利治疗,获得显著缓解。
病 例
患者为63岁女性(孕3,产3),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女儿在30多岁时患有乳腺癌。患者因腹胀被诊断为右侧卵巢肿瘤,影像学显示卵巢肿瘤>10cm(图1a,b)。左肺发现1个疑似转移的结节(图1c)。采用剖腹探查术和组织活检,患者确诊为FIGO IVB期HGSOC(图1d)。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10个周期紫杉醇联合卡铂双药治疗)后,进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图1e,f)、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实现R0切除。虽然卵巢内有少量残留肿瘤,但90%以上的肿瘤经化疗后消失。肺部病灶病理证实为HGSOC转移。患者不同意使用贝伐珠单抗进行辅助治疗和维持治疗,采用2个周期的紫杉醇联合卡铂辅助化疗。
图1 患者初始治疗病程的影像学报告。(a,b)MRI T2加权成像矢状面和CT横切面。发现巨大的卵巢肿瘤。(c)肺部CT,在左肺下叶发现疑似转移性肿块。(d)剖腹探查右卵巢样本镜检结果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一致。放大倍率:×20。(e,f)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前的CT,经新辅助化疗后,卵巢和肺部肿瘤均缩小。
末次化疗后2年3个月,患者出现头晕和头痛症状,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左侧小脑有1个肿瘤(图2a),怀疑为转移性卵巢癌。进行开颅手术,切除了小脑肿瘤(图2b),发现HGSOC转移(图2c,d)。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未进行放化疗。8个月后,观察到局部复发(图2e),采用射波刀M6 35Gy/5 fr治疗(图2f)。射波刀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发(图2g),并进行了射波刀30Gy/3 fr治疗(图2h)。3个月后,患者出现左肩痛和从颈髓到马尾神经的多发性脊髓转移(图3a-c)。使用紫杉醇、卡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第14剂卡铂给药后患者出现3级严重过敏反应,伴3级呼吸困难、3级喘息、3级荨麻疹,无法继续给药。由于左肩疼痛症状加重,首先使用射波刀治疗颈髓(图3d),之后采用了贝伐珠单抗治疗。贝伐珠单抗治疗10个周期后,因疾病进展,左、右侧小脑出现新发病灶,马尾神经病变增加,故改变治疗方案(图2 i,j,3e)。
图2 患者脑转移瘤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a)脑转移瘤复发时的颅脑MRI T2加权成像显示,左侧小脑有肿块伴水肿。(b)脑肿瘤切除后的颅脑MRI T2加权成像。(c,d)脑肿瘤的镜检结果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转移一致。放大倍率:×4(c),×20(d)。(e)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小脑左侧有新发病灶。这是第2次复发(f)射波刀治疗后的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第2次复发病灶已消失。(g)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小脑左侧后方有1新发病灶。这是第3次小脑复发。(h)射波刀治疗后的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第3次复发病灶已消失。(i,j)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小脑左右两侧均可见新发病灶。这是第4次小脑复发。(k,l)尼拉帕利治疗4个月后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病灶缩小。(m,n)尼拉帕利治疗8个月后行颅脑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右侧小脑病灶消失。左侧小脑病灶进一步缩小。
图3 患者脑膜播散治疗的影像学变化。(a-c)脊髓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C1、C5、Th11水平可见脑膜播散。(d)射波刀治疗后脊髓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颈髓内的脑膜播散消失。(e)马尾神经容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可见多个高强度信号,提示散发性脑膜播散。(f)尼拉帕利治疗开始4个月后,马尾神经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病灶减少。(g)尼拉帕利治疗开始8个月后,马尾神经增强MRI T2加权成像显示,病灶基本消失。
初治手术样本进行基因检测,HRD呈阳性,gBRCA1突变c.5503C>T(p.Arg1835*)。患者开始使用尼拉帕利(200 mg)进行治疗,在5周内因2级血小板减少症而停药,并在3周的药物间歇期后将剂量减少至100 mg。用药4个月后,MRI显示小脑病灶部分缓解(图2k,l),马尾神经疾病稳定(图3f)。4个月后复查MRI显示小脑病灶进一步部分缓解(图2m,n),马尾神经疑似脑膜播散信号减弱(图3g),证实了尼拉帕利的有效性。除血小板减少症外,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患者目前仍在接受尼拉帕利治疗,自首次发现脑转移至今已存活3年6个月。数据收集和病例报告经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2019-0106)通过名古屋大学网站获得知情同意。
讨 论
本文展示了1例卵巢癌患者病例,尼拉帕利有效治疗其脑转移和脑膜播散。在该病例中,患者脑部和颈髓也接受了放疗。因此,无法证实患者获得的显著缓解是否仅归功于尼拉帕利。然而,患者的马尾神经病变仅用尼拉帕利治疗,因此,对该病变的影响可能仅归因于尼拉帕利单药治疗。实体瘤脑转移发生于10%-40%的病例中,据估计,随着癌症治疗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脑转移率呈上升趋势。1篇关于卵巢癌脑转移的综述报道,其发病率为1.34%(0.49%-6.1%),这种转移并不常见,但未来可能会增加。此外,1份总结4515例卵巢癌病例的报告称,其中46例患者发生脑转移,且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脑转移风险增高(风险比4.44;95%置信区间1.97-10.00;p<0.0001)。
脑膜播散更为罕见,可继发于1%-5%的脑转移瘤,预后更差。如果患者不治疗,预计将在4-6周内死亡。放疗和鞘内化疗曾被考虑用于其治疗,但效果不佳。一些分子靶向药物由于分子较小,具有较高的颅脑和脊髓液迁移能力,有望应用于脑转移灶和脑膜播散的治疗。在脑转移相对常见的肺癌中,已有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成功的报道。
治疗卵巢癌患者的分子靶向药物,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贝伐珠单抗,以及PARPi奥拉帕利、卢卡帕利和尼拉帕利。据报道,贝伐珠单抗对恶性胶质瘤患者有效,也有报道称其对肺癌脑转移有效。然而,贝伐珠单抗对本文病例患者无效。
目前已有几份关于PARPi治疗卵巢癌脑转移患者的报道,但仍无关于脑膜播散的报道。Sakamoto等人报道了1例携带BRCA1突变的腹膜癌脑转移患者,在放疗后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生存期显著延长。Gray等人报道,携带BRCA1突变的HGSOC脑转移患者,化疗后使用尼拉帕利维持治疗,使患者生存期超过17个月。本文病例患者的情况更为严重,因为既往的两个病例报告中均未发现脑膜播散。此外,这两份报告都将PARPi 定位为放疗或化疗后的维持治疗,而本文病例与这些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尼拉帕利在存在病变的情况下被成功用作治疗剂。虽然基础研究表明尼拉帕利治疗脑转移患者效果更好,但也有使用奥拉帕利治疗卵巢癌脑转移患者获得缓解的病例。因此,两者在临床上似乎都有效。若患者携带BRCA突变,可能从PARPi治疗中获益更多,但也有关于对无BRCA突变的脑转移患者疗效的报告。因此,在卵巢癌脑转移或脑膜播散的情况下,无论患者是否携带BRCA突变,均应考虑使用PARPi。
参考文献:Nei T, Tamauchi S, Ikeda Y, Yoshikawa N, Niimi K, Kajiyama H. Niraparib as a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meningeal dissemination with BRCA1 mutation.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23 Apr 28. doi: 10.1111/jog.1566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11435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