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从DRG与DIP结余公式尽头,进一步思考并寻找出路

2023-06-20 10:40

费率保证,是透过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进而调控医疗总费用的一道压力红线。它不是刚性的,而是弹性的,它不是无感的,而是有感的,它的调控高效且坚决。

97151687218608391

笔者感触:

几个变量仅有:“实际开放床日数/平均住院日”、CMI、调整系数、成本,对不对?  

第一,CMI如何提高?

第一性是需求侧真有需要。但医疗服务行业主要是自然垄断,自然能收多少病人,某种意义上是小农经济,有农业生产属性。应收尽收,这是理想。通过少收CMI低的患者,从而实现多收CMI高的患者,这还是理想。第二性是需求侧真作努力。以区域医学中心为例,那CMI是杠杠的。但可遇不可求。广大医院坚决坚持做基于能力意愿的学科建设,还是有希望。可能有内卷,也可能是弥补区域资源不足。还有一种狭隘做法,就是编码高靠、过度治疗。为了一点点多出来的结余,这样做一个案子,毁掉一个患者或者自己,并且一陷入又无法自拔,孰轻孰重?还请理智做主。所以,CMI提高,目前普遍有一些空间。但要注意防范内卷,医院与医生之间应该坦诚相对,避免得不偿失。医院最后可能丢了业务也丢了医生,医院经营运营还是要讲些战略策略。CMI提高的空间,对绝大多数医院、正常发展的医院来说很有限,有天花板。一旦内卷起来,特别是狭隘做法盛行的话,CMI能保持平稳就烧高香。对CMI异常升高,本院人、同业人、医保人要保持警惕。CMI不是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一具体就深刻。要数量的同时,必须更加要体现质量。  

第二,“实际开放床日数/平均住院日”如何提高?

日间手术、日间医疗是一个风口。这是化解住院率畸高的手段之一。日间手术的成功标志是什么?是供给侧愿意做、有能力做,是需求侧愿意做、获益不少。日间手术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医院医生提供高效率、保证高质量。还是要避免因小失大。辨证看,日间手术是节省了医院病床周转,有两个关于效率效益的BUG。一方面,医院为什么要节省病床周转时间呢?仍是通过病床日数来赚钱,这个僵化逻辑没有变,仍可能过度治疗;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病例、术式适合纳入日间手术,日间手术仍可能编码高靠、过度治疗。也许通过对日间手术的标准规范、医保支付标准进行配套设计,可能可以有效管治、调控。CMI提高,与“实际开放床日数/平均住院日”提高,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增长逻辑。都依靠做大对医疗服务收入有利的医疗服务行为数量,何其难也?以一己力量对攻全行业全地域的同业竞争,对抗患者及家属医疗信息不对称个性化不确定性,何其难也?所以,攻可能是攻不出去的。那么,守能守得住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激进不符合现实时,选守成,等风来。日间手术好,没有医患共同决策好。  

第三,调整系数如何提高?

这个系数是个粗线条值,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适应具体医院的经营运营诉求。因为支持分级诊疗,可能有时要向较低等级医院做些倾斜。较高等级医院医生在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法人等的催熟下,有必要思考不同医院在地域分工上各有什么优势?你的成本和别人的成本,各自用在什么医疗服务上最划算?你的价值和别人的价值,各自用在什么医疗服务上最吸引?你做不来、不可接受的成本,你所绝望的,可能是别人的希望。你的绝对成本,假如不做,马上变成可有可无的相对成本。你对绝对成本的坚决坚持,将构建你与别人合作或竞争的长期刚性与有限弹性。这是差异化的起源。调整系数可发挥的空间受政策强制影响。综上所述,DRG/DIP结余公式的几个变量,少了一个最主要的:费率。医保部门也不能逆天行事,也要遵守经济社会进步和历史自然增长、当期通货膨胀等。费率调整,是腾笼换鸟,是共同富裕,是品质背书,是医学人文,也是改革红利。费率保证,是透过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进而调控医疗总费用的一道压力红线。它不是刚性的,而是弹性的,它不是无感的,而是有感的,它的调控高效且坚决。

感谢许中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院,医保,患者,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