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结石的超声表现...
来源: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超声科
超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女超人
患者,男,40岁,痛风3年余,反复多发关疼痛,未降酸治疗。体格检查:未见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血尿酸540u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
图1.左肾椎体内强回声团,放射状排列
图2.右肾椎体内强回声团,右肾囊肿
超声所见:双肾椎体内见多发强回声团,呈放射状排列。
超声提示:双肾髓质强回声团,结合病史考虑痛风性肾结石
关于痛风肾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4~5%的患者有遗传家族史。尿酸盐可沉积于任何部位,但以关节和肾脏多见。
痛风引起的肾脏损害有二种:1.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患者的肾结石患病率可达13.9%,如果血尿酸高于780umol/L以上者,肾结石发病率高达50%。尿酸盐浓度超饱和而沉积于肾脏的管道系统内,如肾小管、肾盏、肾输尿管等处形成的结石,也叫尿酸盐结石。X线显影差。2.痛风性肾病。尿酸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痛风性肾病。
诊断标准:
早期痛风最易显示而且最灵敏最典型的超声征象就是“双轨征”,即尿酸盐晶体最早沉积在关节透明软骨的表面,而且不断增厚、回声增强,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软骨表面出现一条与关节骨皮质平行的强回声线。通常膝关节的股骨髁部和股骨滑车是“双轨征”最常见的部位。当有关节渗出和滑膜炎时,超声声像图上渗出物多表现为无回声,可伴移动和形变,滑膜肥厚多表现为混合回声,往往以高回声为主,也可呈现为结节状。
痛风石形成时,即尿酸盐沉积导致的肉芽肿,超声声像图常表现为混合回声,以高回声为主,边界常不清,边缘为无回声,可见沉积在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漂浮伴声影,呈“暴风雪”征,此为痛风诊断时的特异性征象,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
图3.肾椎体内强回声团
痛风性肾结石与肾钙质沉着症的鉴别:痛风性肾结石如位于肾小管内,肾锥体见强回声光团与肾钙质沉着症在声像图上很难鉴别。主要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和实验实检查。
痛风性肾结石:血尿素氮升高为主要特点,病人可有间歇性蛋白尿、等张尿、高血压等表现,更主要的是多伴有关节炎症状。
肾钙质沉着症:多有高血钙症。如继发于高氯血症性酸中毒的患者,可伴有高钙尿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