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基于德尔菲法的公立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综合能力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感染性疾病科(以下简称“感染科”)作为综合医院传染病筛查、防控、治疗的重要科室,其资源配置、区域布局、诊治能力、医疗质量等综合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自非典疫情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感染科建设相关政策文件,但由于缺少可操作、可评价的具体指标,医院感染科建设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研究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框架,结合政策文件、实地调研、检索文献等,基于德尔菲法建立了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综合能力建设评价体系,以期为提升感染科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首先,对深圳市38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诊疗质量进行调研。
其次,通过文献回顾,参考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等文件,并结合调研结果,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初步形成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综合能力建设评价条目池。再次,采用德尔菲法,邀请17名深圳市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成员进行两轮函询,根据指标筛选原则,结合专家意见,形成公立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综合能力建设评价体系。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结果
经过两轮咨询,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的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综合能力建设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1。
评价体系应用建议
第一,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可通过成立科内自评小组,根据感染科实际情况,讨论制订综合能力建设指标评价细则,明确指标的考核点、计算公式、时间节点等内容,开展自评工作。
第二,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应用该评价体系前,需先对评价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与考核,确保小组成员充分了解各项指标的名称、内涵等;然后通过现场调研、数据调取等方式,及时发现感染科在不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针对性改进。
第三,该评价体系可用于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医院感染科之间的综合能力评价。各地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在结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可参考该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值,对指标进行量化赋分,以评促改,以期推动当地公立综合医院感染科同质化发展。
作者: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廖子锐等
文章刊期:2023年第5期
图文编辑:任红霞、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