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第85次读书分享】医联体驻点帮扶人员激励因素及激励机制、慢性病患者参与医患共享决策对医师信任的影响

2023-06-19 13:58

患者共享决策指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治疗的选择、益处和可能带来的危害,患者在借助决策辅助工具的基层上,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双方协商一致的决策。

每周阅读分享

READING   85 

医联体驻点帮扶人员激励因素及激励机制研究

李冰伶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医院管理2020级

文献:钱瑜,宁宁,苏映雪等.慢性病患者参与医患共享决策对医师信任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3,43(06)

期刊类别:北大核心

文献内容:调查结果显示:驻点帮扶期间,驻点人员主要承担驻点医院的门诊、住院、手术等医疗相关工作及带教任务,少数驻点人员同时承担驻点医院或科室管理工作。48.62%的驻点人员不再承担派出医院的相关工作。驻点人员的主要工作业绩体现在帮助驻点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建立专科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为当地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驻点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医疗设备、耗材或药品使用受限”(73.39%),“缺乏优质病例,部分医疗技术无法推广”(62.39%),以及“家庭照护不足”,“驻点科室积极性不高,依赖性较强”等。

▶驻点帮扶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激励措施单一、针对性不强。(2)对驻点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3)与绩效奖金关联性较弱。

▶思考与建议:(1)创新激励手段,发挥非经济性激励的作用;(2)突出重点,提高激励措施的针对性;(3)以主要业绩点为突破口,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我的思考: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联体驻点帮扶人员不管是出于主动下乡帮扶还是行政命令,大部分都有较高的职称晋升以及绩效需求,驻点人员依旧归原有医院管理,存在绩效考评难以量化、工作量与工资不对等的问题,从而使驻点工作人员满意度不高。基于此,医联体中心医院在进行医院对点帮扶前先对帮助医院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具体问题成立帮扶小组以及考评小组,满足驻点人员多方面成就需求,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慢性病患者参与医患共享决策对医师信任的影响研究

曾思远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

喜欢写作和航拍的青年同志

文献钱瑜,宁宁,苏映雪等.慢性病患者参与医患共享决策对医师信任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3,43(06):72-75.

类别期刊北大核心

文献内容目的 研究黑龙江省慢性病患者参与医患共享决策对医师信任的影响。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抽取黑龙江省某家三级甲等医院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及呼吸内科5个慢性病科室共231名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一般资料、共享决策问卷患者版、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仁爱信任维度与“帮助患者理解相关信息”“后续治疗安排达成共识”有联系,技术能力信任维度与“帮助患者理解相关信息”、学历有联系。结论 应加强对慢性病患者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生在临床决策过程中保持人文关怀,以平等沟通的方式为患者理解相关信息,可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我的思考患者共享决策指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治疗的选择、益处和可能带来的危害,患者在借助决策辅助工具的基层上,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双方协商一致的决策。医患双方的微妙关系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康复情况预期,而仁爱信任(医生关心态度与患者沟通能力)与技术能力信任(医生医技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让患者参与到自己的治疗决策中来,将极大增强患者遵从治疗方案的信心,建立医患互信,其中“帮助患者理解相关信息”、“后续治疗达成共识”对技术能力信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将患者共享决策延伸到分级诊疗中,对破解“上转容易下转难”的提供了一定借鉴之处,有助于解决医患间分歧,让患者清楚理解康复期下转的意义并自愿下转。

END

文字:成都中医药大学岐黄之星读书团队 排版: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刘兴雨 审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管理中心 医院管理学博士 张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联体,慢性病,医患,医疗帮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