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凌莉教授从疾病机理入手,尝试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根本上解决患者痛苦,显著改善病情。
(通讯员 常宇 胡紫薇)6月16日,曾因IgG4相关性疾病导致多脏器(颌下腺、腮腺、肾脏、淋巴结)受损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在华科大同济医院复查时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症状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与以往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治疗不同的是,他仅接受了1周的激素治疗。
李先生今年56岁,2017年3月确诊IgG4相关性疾病,因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于2021年4月找同济医院风湿内科董凌莉教授进行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罕见的“风湿病”,表现为受累器官弥漫性肿大,可累及包括泪腺、唾液腺、淋巴结、胆道、胰腺等在内的全身各部位。由于该病可以模拟肿瘤、感染或者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辗转各科室仍旧求医未果。该病病情严重时可导致重要脏器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而激素是治疗的常规首选药物。
“患者对激素反应良好,但在激素减量后或减量过程中极易复发”,董凌莉介绍,以往绝大部分患者都采取先使用足量激素诱导缓解,待疾病缓解后序贯减量至小剂量长期维持以减少复发风险,患者使用激素时间可至数年。但长期使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副作用。而仅1周的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上述副作用非常少见。
为了帮助患者减少激素的使用,董凌莉教授从疾病机理入手,尝试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想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痛苦。团队于2021年5月开始开展了针对B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2个关键细胞因子BLyS/APRIL的双靶点抑制剂的靶向治疗。所有患者使用1周以内的激素治疗,同时接受每周一次的BLyS/APRIL双靶点抑制剂治疗。在24周随访结束时,60%的随访患者病情可得到减轻,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特别是在就诊时免疫球蛋白水平较高且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较低的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显著。
李先生就是参与治疗的患者之一,他经过治疗,惊喜地发现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因此,就在研究结束后又继续自愿长期使用该双靶点抑制剂,经历60周的治疗后,李先生包括血清IgG4水平、肾功能和补体在内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磁共振检查显示他的肿大的颌下腺和淋巴结恢复正常,肾脏区域病灶显著缩小,疾病活动度评分亦从12分下降至1分,症状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目前正在逐步减少用药。
据悉,董凌莉团队长期致力于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她不仅推动了IgG4相关性疾病的命名,参与了国内外针对该病的诊疗规范制定,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上交流IgG4相关性疾病最新研究成果,而且牵头建立了同济医院罕见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免疫系统罕见病诊疗与研究分中心。此次“少激素”甚至“无激素”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的科学探索已发表在风湿领域国际顶级权威期刊《风湿病年鉴》上。“这将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少激素甚至‘无激素’治疗提供新的方向”,董凌莉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