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传统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策划和设计,比如玻璃的防撞条,员工的服装,CT片子的塑料袋,只要用心,这些都有发挥空间。
医疗机构刊登广告,对外宣传的限制很多,门槛很高,但医院自身拥有的媒体能力却被严重忽视了。
创造有温度的医疗品牌,大家好,我是乔聪鑫。现在很多医疗机构,把自媒体的运营就等同于做个微博和公众号,录个小视频,而实际上医疗自媒体应该是一套组合拳,它不但包含了各种互联网媒体,比如网站,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还包含了医院的外立面,患者手册,温馨提示,甚至是员工的服装……简而言之呢,用户能看到的你的一切,都是媒体,医院如何利用好这些媒体?一点都不难,今天几分钟就能给你聊透。
首先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一种就是传统的自媒体,比如说像楼顶的文字,室内的海报,温馨提示,患者手册,员工服装这一类,他们的特点就是直观严肃,做好修改成本相对较高。
另外一种那就是新兴的自媒体,比如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特点就是内容可以丰富灵活,修改也相对容易。
传统的,我就说三个经常被忽视的地方。
首先就是楼顶的大字,别人写什么我也写什么。但医院的楼顶大字就有点类似于产品的包装一样,尤其是对于一些自然流用户,作用更大,我们不但要把医院的名称写在上面,还可以要把我们的一些重点科室,联系电话,荣誉资质,医院文化加在上面,不但白天看上去清晰醒目,晚上还要用LED的背光进行加强。而且如果是医保定点医院的话,一定要把这几个字大大的加在上面,这几个字胜过千言万语,懂的都懂。
其次就是患者手册,虽然这是个印刷品,但是不要小看了这份资料对于用户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的用户。这个患者手册几乎也都是每家医疗机构都有,但鲜有做的很好的。那患者手册好与不好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举几个小例子,一说你就知道了。比如字体的大小,是不是能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另外就是,是不是有大片的文字晦涩难懂,用户不爱看,甚至你自己都看不完,我们能不能用一些插画或者照片,图文并茂的展现呢?最后还有联系方式,你可以看一下你的联系方式是不是只写了地址电话这些,没有把一些公交路线,导航定位,简化后的地图显示标注上,这些都会影响用户对医院品牌的印象。
最后就是我们的一些室内的海报以及温馨提示,这里如果想把它做好的话,我们可以用一些图示去减轻用户的识别负担。比如做检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住院时候的须知,一些放在床头提示用的小卡片,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体现品牌温度的地方。
当然传统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策划和设计,比如玻璃的防撞条,员工的服装,CT片子的塑料袋,只要用心,这些都有发挥空间。
那讲完了这些传统自媒体,我们现在来说说这些新兴的自媒体。
这里讲的主要是医疗机构在互联网上的媒体,比如医院的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等。他们的特点很明显,就是内容丰富,没那么严肃,而且需要及时更新。所以什么样的内容用户爱看,好的内容从哪里来呢?这里就值得好好的说道说道。
首先确定什么样的内容用户爱看,不要天天拿着机构的那点新闻出来发,那些只能证明你今天做了什么,或者你自己很厉害,但用户并没有感觉到跟自己有关系。用户还是更喜欢那些有用的,有趣的,易于理解的,情感能共鸣的内容。
一说到这儿,有的朋友就马上想到了健康科普,疾病防治,专家访谈这类的内容。
这些一定都是对大家有用的啊,没错,有用是有用,大家也都在发,但是怎么没见浏览量和转发数有提升呢?这里我给大家提3点建议:
1. 要关注受众需求和时事要点,蹭上大家熟悉的内容。(这就比如一家开在海南的医院,就不要关心大家冻伤了应该怎么办。而更应该关心海鲜搭配什么吃不容易坏肚子。这样的信息才更有用,其他地方会有一些常见的疾病,还有一些地方习惯,比如说这个地方的人都很爱喝酒,或者说有一段时期,鲜花盛开,花粉过敏怎么办,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2. 要简明易懂,把专业的词汇变成老百姓的常用词,再加上一点情绪化的表达,这样可以帮助用户理解,也更容易被搜索的。(比如心脏病患者旅行的基础知识,那你就可以改为:心脏病不可怕,做好这三点走天下。)
3. 用通俗的语言,口语化表达,瞬间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很多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方言,也有可能是特定的词汇,这些词只有当地人能听得懂,缺点就是你不能服务全国的百姓,但是优点就是让当地人,也就是你的直接用户看到后倍感亲切。比如:东北的你愁啥,天津的你干嘛,上海的好不啦。)
内容做足了以上这3点,我认为你的公众号或者是短视频基本上能够达到一个合格的水平。想再往上升华一下,那就是情感共鸣。这个是非常进阶的技能,一般的医疗机构很难自己独立完成这样的项目,需要故事,画面,音乐等多个维度协调和整体节奏的把控,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感兴趣的话,以后再跟大家讲。
内容的方向咱们确定了,那好的内容从哪里来呢?肯定不是找个文案憋在办公室里编。我的建议就是: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我们的院长专家大夫,到护工保安保洁,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要他在为这家机构贡献力量,那他就一定有故事,无论是来自生活还是工作,只要与我们品牌的追求相一致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收集和整理,一些特别棒的故事甚至可以把它拍成微电影。另外有条件的话最好与内部的绩效和奖励进行挂钩,增加大家的积极性。而刚才说的那位文案同事的工作,应该是帮助大家整理文字,优化标题和内容,甚至是从大家的口述中形成文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