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策划】“我曾讨厌我的医生父亲”
父亲节
“父亲就像载我们出海的船用推向远方的方式拥我们入怀。”
浙江省诸暨市一8岁男孩 在写给爸爸的信中语出惊人 说狗都嫌弃爸爸 (原文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中新网)
文章中男孩的话语引的一众网友“鼻子发酸” 大家关注到,这些有着“医生父亲”的孩子群体 以及孩子口中的“医生父亲”(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医生父亲)
“过年的时候爸爸都不会来陪我和妈妈” “我上几年级了他都不知道” “爸爸早出晚归,一个电话又被叫走了”
“休息天就想着一直睡懒觉”
“连狗都讨厌他”
“他才不是我的爸爸,是那些病人的爸爸”
2020年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其官网以中文形式发布了中国学者谭文斐的一篇文章《给父亲的一封信》
其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文章中写道,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但在1974年和1993年,各发生了一次医疗事故:一位患者术后误吸窒息、一位患者动脉瘤二次破裂,死在手术台上。
在这两次事件中,出面解决纠纷的院长被人殴打,全院停止工作三天;另一次则导致全院停止手术一天,满城风雨,父亲也一夜之间双鬓斑白,而当时已经拟好的副院长的任命也被收回。
这些事情,让当时还是高中生的谭文斐暗下决心,高考坚决不报医学院。但“谁也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他最终还是成了一位麻醉医师。
(书信原文片段)
1974年7月8日,您作为术者完成的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没有完全清醒,误吸窒息死亡。当时遵义市毕节专区医院刘院长出面解决纠纷,被患者家属殴打,全院停止工作三天。
1993年1月16日,您作为术者完成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拔管时呛咳,血压急剧上升,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患者死在手术台上。当时医院主管副院长命令全院停止手术一天,满城风雨,您一夜之间双鬓斑白。
这两件事您并没有正式和我深谈过。1974年的事情是在我出生之前,但是每次您的大学同学聚会,都会有人不经意地提起,大多数时间他们也是为了回忆您年轻的时候手术技术超群。虽然一毕业就跟随大连医学院南迁,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您28岁就成为优秀的普外科术者完成各类手术;每每提到您28岁就完成胃大部切除术时,我都看到您黯然神伤,在一旁默默地苦笑着。
1993年的事情我还记忆犹新,因为这件事情不仅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拟好的副院长的任命件被收回了,而且这件事情也让我暗下决心,1994年高考,坚决不报医学院。
——谭文斐(节选自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
这篇文章在当时迅速刷爆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 大家为文中“父亲” “悬壶济世的医德和深沉的父爱”动容 (以下为部分网友留言)
网友1:看完后潸然泪下,医者崇高的人性在眼前熠熠生辉,无论这个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有多么沉重的担子,总有一些人愿意负重前行,致敬!
网友2:我虽不是医务工作者,但看得依旧热泪盈眶,您对患者的关爱,对生命的敬畏,悬壶济世的医德,难舍的父爱让我感动。
父亲的突然去世让谭文斐一夜长大!他放下坚决不报医学院的决心最终成为了一位麻醉医师
(工作时的谭文斐医生)
在工作中深深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医生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与无奈。
视频中一位父亲在面对女儿成为医生的理想时大胆地道出成为医生需要付出的努力。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视频来源: 知乎
原来作为一名医生父亲,需要比平常人舍弃更多自由的时间,舍弃更多陪伴家人的时光……
还记得小时候吐槽父亲的自己吗? 当时不能明白父亲肩负的责任与信念,只看到了他,匆忙离家的背影,却忽视了他扛起重负的肩膀。
谭文斐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名麻醉医生,而麻醉医生是“医生父亲”中更为不易的人群。
他们在工作上面临着工作量大、医疗风险高、科研工作和晋升难度大等问题,存在严重的身体疲劳、较高的精神压力和较低的工作满意度,但他们依然排除万难,既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又是一名“护佑生命”的麻醉医生。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视频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我们终其一生在读父亲的样子,转头发现,这便是父爱的模样,后来的我们,盼望着时间重来,成为了父亲期盼的样子、“如果说母亲是我们随时可以避风的港湾,那么父亲则更像载我们出海的船,以把我们推向远方的方式拥我们入怀”。感谢您,捍卫我成长的大英雄,为我编织五彩斑斓的梦,护送我抵达理想的远方。
今天,请不用吝啬,不用害羞,像坚定理想那样对父亲说一句“我爱您”,“我曾讨厌我的医生父亲”,“我一直都爱您,我的医生父亲”。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