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5G,5000公里!胸科医院完成国产机器人国内首例沪疆远程胸部手术动物实验
沪疆5G远程胸部手术动物实验项目启动会
今天下午13:30分,我院至新疆喀什二院,一台通过5G技术引导,跨越5000公里时空的国产机器人辅助胸部手术正在进行……“操作流畅、平稳!”肿瘤科常务副主任罗清泉教授在上海的主控端,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跨越沪疆两地的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动物实验。这次实验结果,标志着胸外科机器人手术技术,能够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扩大手术地区的应用,“延伸”到千里之外,让更多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我院党委书记吴锦华、副院长于永春,新疆喀什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尉华,我院援疆干部、喀什二院副院长陈天翔,医疗机器人研发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共同见证了本次手术过程。
我院党委书记吴锦华致辞
我院肿瘤科常务副主任罗清泉教授主持
我院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开展机器人辅助胸部手术的单位,十余年来,长期聚焦机器人新兴研究方向,一直在探索国产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的研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我国首例开展机器人辅助胸部手术,以及个人机器人肺切除手术量第一的“双纪录”保持者,罗清泉教授长期从事机器人辅助胸部肿瘤的临床诊治和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研发。他不仅完成了多例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肺叶切除动物实验,还参与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医疗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牵头制定了中国首个《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临床专家共识》,并领衔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胸外科领域机器人相关的课题及临床研究。
罗清泉教授正在进行远程机器人手术操作
我院援疆干部、喀什二院副院长陈天翔在现场保障远程手术顺利进行,当地医生进行观摩
为确保此次动物实验顺利进行,在我院和喀什二院、医疗机器人研发团队的协作配合下,在罗清泉主任指导下,新疆现场完成了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前期工作。动物实验如期开展,罗主任控制机械臂快速完成了支气管、血管的解剖游离,切割缝合,电钩、马里兰钳、超声刀等运用安全、可靠,结扎缝合顺畅,手术用时近1小时,顺利完成。此次超远距离动物实验的成功,验证了超长距离(5000公里)机器人机械臂操控过程顺畅、手术视野3D影像清晰、操控信号的传输连续不中断、术中语音沟通清楚、应急预案满足手术的要求,体现了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远程机器人辅助胸外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又一有力的实践证据。
罗教授带领团队顺利完成此次动物实验
手术后,在我院和医疗机器人研发团队的支持下,喀什二院还举行了喀什地区首次机器人手术技术操作培训。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深化和推动国产手术机器人在胸外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培养更多的年轻医生熟悉和掌握机器人技术,让更多患者真正享受到中国“智”造的优势和福音。同时,医院也将以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持续推动沪疆两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