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测序技术市场分析!

2023
06/17

+
分享
评论
IVD资讯
A-
A+

单细胞测序领域无疑是现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最大热门,从个体到单细胞,从静态分析到时空分析,单细胞测序技术开启了细胞层面的全新革命,并且已经应用到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胚胎发育、神经疾病发生发展等众多领域。

来源:锐翎资本

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是指获取单个细胞遗传信息的测序技术,即对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提取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该技术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独有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包括结构变异、拷贝数变异、RNA表达水平等数据,使不同细胞类型得以精确区分,并有助于科学家在但细胞水平进行分子机制的研究。

市场分析

作为科研工具单细胞相关产品全球科研市场容量130亿美金,在医疗健康市场潜力更大,根据基因慧预测,2020 年全球单细胞分析市场规模估计为 26.8 亿美元,预计在 2019 至 2026 年以16.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国内市场规模预计35亿人民币。

2019年10X Genomics全球营收2.5亿美金,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第一季度收入仍同比增长34%。国内市场方面,上游仪器试剂以10X Genomics和BD等国外产品为主,2019年,国内科研服务预计超3亿规模(2-3万/样本),油包水技术方案公司10XGenomics拥有90%的市场占有率。国外市场方面,北美在2019年占全球市场价值的约45.4%,欧洲地区占26.52%。

产业链分析

单细胞测序是 NGS 精细和深度测序的应用场景之一,也是多技术和多学科的交叉应用,目前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技术和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正持续吸引着各大企业及细分头部企业进场。

产业链上游为仪器和试剂提供方,包括单细胞/单细胞核制备、分选、建库和测序。国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例如 BD、10x Genomics 和 Illumina 等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中单细胞制备、分选及建库的核心考量指标是单细胞通量和捕获效率等。

国内企业进场较晚,2019 华大智造推出口袋单细胞分析系统 DNBelab C4、2019 新格元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Singleron GEXSCOPE、2020 寻因生物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 Seekone DD、2021 达普生物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 Galaxy 星海、2021 万乘基因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 10K Genomics、2022 墨卓生物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MobiNova-100、2022 百迈客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百创DG1000、2022 德运康瑞推出单细胞分析系统 Digital-seq,战略意图明显。

产业链中游的单细胞测序服务提供方则更为分散。一部分为头部基因测序服务企业,他们主要通过购买 BD 和 10x Genomics 等公司的单细胞平台来提供单细胞测序数据生产服务,扩充其原有科技和临床市场的服务;而另一部分为专注于单细胞实验和分析技术服务及细分领域应用的企业,主要借助上述平台开发科研和临床应用产品及服务,竞争差异化体现在其研发实力及报证资质等方面。

产业链下游目前尚未成型,集中在科研机构、临床科研平台及药企研发中心等,大部分以科研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科学发现、技术迭代和研发项目等,少部分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辅助,探索临床转化和试验,应用于辅助生殖和精准肿瘤等领域。

投资融资信息汇总

表1:海外单细胞测序投融资情况

84351686957150487

表2:我国近期单细胞测序投融资情况

36181686957150644

从近年的海外的单细胞企业投融资案例可以看出,单细胞投融资事件集中在早期(A 轮和 B 轮)单细胞发展仍处于萌芽期,应用阶段以科研为主。

从 2009 年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发展以来,技术迭代和产业化的速度不容忽视。

在投资方里,以硅谷为基础的风险投资机构为主。可以看到硅谷创业环境中产融业态对新兴技术研发和转化的作用,尤其是对单细胞这类前沿、高成本、长期投入的领域至关重要,因为研发转化和市场教育存在一定周期。有基因行业和单细胞行业,类似今天不会再讨论互联网行业一样,因为他们都将或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基因组、蛋白组、单细胞、代谢组、微生物组将以曲折向前的大势发展,构成数字生命健康的大数据集和赋能其他行业的工具集。

投融资赛道主要集中在单细胞检测设备及耗材。这体现了生产工具仍是单细胞领域的发力点。尤其是早在 2015 年 BD 收购Cellular Research,将后者的单细胞基因组学分析工具,与自身具有行业标杆影响力的流式细胞仪整合成极具优势的工作平台, 形成高达 80% 的单细胞捕获效率外,同时检测单个细胞的 mRNA 水平与蛋白水平。而类似 Cellarity 的“单细胞+药物发现”的赛道,是未来单细胞迎合市场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也受到以价值投资为主的资本关注。

从近年我国的单细胞测序企业投融资投融资阶段主要在天使轮和 Pre-A 轮,稍晚于海外企业主要原因与市场教育和认知有关,特别是市场终端以及风险投资。投融资企业所在赛道和海外类似,集中在单细胞检测设备及耗材。

投资事件集中在 2019 年,得益于上游设备厂商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早在 2014 年,Fluidigm 公司生产的 C1TM 单细胞全自动制备系统和 BioMarkTM HD 基因分析系统开始在清华大学基因组与合成生物学平台启用,2016 年 10x Genomics 的第二代产品 Chromium 引进中国。但真正推动国内产业机构跟进的事件,要追溯到 2018 年 3 月 BD Rhapsody 单细胞捕获系统登录中国市场,在单细胞通量和捕获效率指标上增强了市场信心。同时,2019 年 9 月 10x Genomics 的上市对国内投资机构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该领域的投资主要是以战略投资为主,进行产业扩张。例如,参与创立安龙基因等机构的安龙基金,以及近年来建立生命健康投资版图的 BV 百度风投等。

总结与展望  

单细胞测序领域无疑是现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最大热门,从个体到单细胞,从静态分析到时空分析,单细胞测序技术开启了细胞层面的全新革命,并且已经应用到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胚胎发育、神经疾病发生发展等众多领域。

在该领域,上游垄断行业命脉,因此对于上游的布局将是未来在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关键。美国10X Genomics 公司生产的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器和试剂盒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但也欣喜的看到,近年来国内的一众厂家,也在努力突破技术封锁,华大智造、新格元、寻因生物、达普生物、万乘基因、墨卓生物、百迈客纷纷推出自己的单细胞测序分析系统。

我们相信,未来单细胞测序上游平台,必将有国产产品的一席之地。由于进入门槛低,中下游测序服务不掌握成本话语权,竞争异常激烈,国内公司基本集中在中游,资本也向中游聚集,光国内相关企业就有600余家;下游为基因检测服务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和个人用户等,其决定了中游基因检测服务细分赛道的市场容量、发展前景及业务模式特点。

声明:本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投融资,产业链,细胞,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