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杀手每分钟导致2.5人死亡…现在有新的治疗手段了!
慢阻肺
COPD
全球第3大致死性疾病。老百姓说的“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都属于这个病。在中国,有约1亿COPD患者,多为吸烟男性,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慢阻肺患者的生命危险,一部分是来自它极易合并发生的肺大疱。
巨大的肺大疱往往会压迫正常的肺组织,加重肺功能恶化,引起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也可导致气胸、血气胸而危及生命。
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的处理,在医生看来往往也是十分棘手的。这类患者最好是尽早手术切除或者封闭肺大疱。
然而矛盾之处在于,由于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基础肺功能差,多数又有心脏问题,本就脆弱的身体无法承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和创伤,所以很多人根本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
而内科肺减容治疗的手段,如蒸汽肺减容、单向活瓣肺减容,只针对特定的人群,所以医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所幸,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这一群原本似乎要陷入绝境的患者,现在已经有了新的治疗手段。
创伤小、恢复快、慢阻肺治疗领域再添新手段
5月2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恩国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成功开展了首例内科硬质胸腔镜下巨型肺大疱肺减容术。这场手术的成功拓展了我院内科胸腔镜下的治疗领域,也标志着我院在慢阻肺治疗领域上继蒸汽肺减容、单向活瓣肺减容后再添新的治疗手段。
张华医生、徐珊医生手术中
这位患者是63岁的李大伯(化名),他被诊断为“中重度慢阻肺合并肺大疱”已经有很多年。虽然接受过正规的吸入剂治疗,还是有反复胸闷气喘的症状,把李大伯折磨得非常痛苦。
外院胸部影像提示“右上肺巨型肺大疱”
但是李大伯不太敢做外科手术,担心手术对他残存的肺功能影响大,他想要通过更加微创的手段达到肺减容的效果,同时尽可能不损伤他目前的肺功能。
他辗转了多家医院,都没有医生敢接手,直到来到了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冀松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张医师仔细对比了他既往的胸部影像,与李大伯仔细沟通并请示科主任陈恩国主任医师后,决定通过内科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段来切除他的巨型肺大疱。
内科硬质胸腔镜下大疱减容技术,是通过分离胸腔黏连后,寻找到目标大疱,通过穿刺针抽吸、APC烧灼、局部组织胶喷洒等技术进行大疱减容术。相比传统手术,这项技术创伤小、不切除肺组织、术后恢复快,同时手术对患者基础肺功能要求低,能为更多的慢阻肺合并肺大疱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机会。
此次手术特意邀请了我国“一镜一针”技术的创始人张华医师进行指导,5月20日,在手术室及麻醉团队紧密配合下,由张华医师、徐珊医师、徐少华医师共同完成了首例内科硬质胸腔镜下巨型肺大疱减容术。
手术创伤小,手术切口只有2cm左右,术后李大伯恢复得很快,短期内就顺利拔管出院了。
陈恩国主任医师表示
慢阻肺患者人群基数庞大,慢阻肺合并肺大疱患者接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高、创伤大。而内科胸腔镜下肺大泡减容术所用的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且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费用也比传统外科手术低,还可以重复操作治疗,是广大气胸和肺大泡患者的治疗新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慢阻肺”不完全可逆预防是关键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简称,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全球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致残人数超过500万。患病人数很庞大,真正了解的人却很少很少,所以它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鉴于慢阻肺的不可逆性,预防尤为关键。
COPD
慢阻肺该如何预防?
预防关键就是戒烟,戒烟,还是戒烟!
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因素之一,70%~80%的COPD患者有明确的吸烟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开门窗,改变烹饪方式,减少室内油烟污染。
需要长期进行呼吸锻炼
如图练习“缩唇呼吸”。
慢阻肺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锻炼方法,比如腹式呼吸并不适合慢阻肺患者,与自然呼吸相比,腹式呼吸会增加呼吸做功和呼吸困难。
放松呼吸(以缓慢呼气且不费力为目的。呼气时,放松肩部及颈部肌肉)及延长呼气(缩唇呼吸是延长呼气技术的例子。嘴聚拢,就像吹口哨或亲吻状,使气体从窄小的出口呼出)是较为推荐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一些辅助呼吸的小工具帮助呼吸锻炼。
避免疲劳,减轻压力
运动要适量,避免气短。身心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听音乐、冥想等,使自己处于自然轻松的状态。
来源:邵逸夫医院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徐珊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