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管理:降本提质!医院高质量发展又一思路
文/宾丹丹
01、什么是价值管理?
1.价值管理来源
价值管理一词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上个世纪90年代,JamesM.McTaggart发表了价值管理理论的分水岭之作《价值命令》,提出了价值管理(Managing for Value)的观念,构建了股东价值管理的一个全新架构。
价值管理,又称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 Based Mangement,VBM),是一种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方法。汪平在《基于价值的企案管理》一书中,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的结果进行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个管理框架。该框架可用于计量业绩,更重要的是用于控制公司业务。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它关注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
2.价值管理内容
英国IVM(the Institue of Value Management,价值管理研究所)对价值管理内容精炼总结为:价值管理是关于组织改进,设定明确的目标,提高生产力、创造力和投资回报。
IVM认为价值管理的目的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在满足需求和资源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价值管理体系是一种较新的管理体系,与其它现有管理体系相比较,有着自身的一些显著特点,在管理博士姜昌海《价值管理体系》一书中提到,“价值管理具有很强的普适性,适合各种组织/项目”,所以,价值管理也同样适用于高质量发展时代下的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在《价值管理体系》书中,还总结了价值管理强调过程管理、互利共赢、要求持续改进等,这与我们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管控成本、提升医疗质量、追求患者的满意度的理念是一致的。
价值管理方法在国内公立医院应用起步较晚,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开始被迫转型精细化运管,由追求数量变为关注质量,再加上医保改革,要求医院减少浪费、提升医疗品质,在一系列改革背景下,价值医疗的概念开始进入医疗圈。
价值医疗与企业的价值管理核心理念应是同宗的,即用最合适的成本创造最适宜的价值,并不是大家误解的一味控制成本导致医疗质量下降。
价值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虽在国内医院中典型案例较少,但国外很多大型医院早已开展试验项目,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
02、国外医院应用经验
价值管理:降低成本≠质量下降
美国IHI(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医疗质量改进研究所)已成立30多年,致力于提升医疗价值管理,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和健康改革促进机构。IHI的核心工作是提升医疗价值管理、减少医疗浪费及诊疗流程优化。
IHI认为价值管理不同于其他单纯减少医疗成本的管理方式,它的目的是降低医疗成本,同时提高医疗质量。2015年IHI开始与苏格兰NHS Highland Raigmore医院合作研究价值管理体系如何提升医疗质量,又能减少医疗成本。
2018年,卡塔尔多哈哈马德医疗公司(HMC)心脏专科医院与哈马德医疗质量改进研究所(HHQI)合作价值管理项目。在医院引入价值管理方法前,医院不注重成本管理,主要考核指标是业绩,医院管理者也从未想过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或减少浪费来降低成本。基于价值管理的理念,医院开始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最富有同情心和最高价值的护理。
价值管理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后,心脏专科医院在医疗浪费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让全体医务人员参与价值管理项目中,通过优化工作流程,送往实验室不合格的血液样本数量明显减少了,让医务人员意识到,优化流程可以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又可以提升医疗价值。
价值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还可提升团队协作力
与大家普遍认知的控成本不同,价值管理旨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高医疗质量,即我们讲业财融合时常提到的一个概念,降本增效。许多临床医生不愿意谈论降低医疗成本费用,认为降低成本会损害医疗质量,医疗应是公益性,更不适合谈效益,不计成本导致国家医保基金的浪费,甚至骗保等不良医疗现象。
但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医疗不能再是一味的投入,不讲价值产出,更不是医院之间、科室之间、医生之间利益竞争的“战场”。美国Lenox Hill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医生Aashish Patel认为,应将成本管理视为创造高质量、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可持续、具有成本效益和公平的医疗护理。
2019年6月,IHI开始指导Lenox Hill医院开展价值管理应用试验。在团队日常工作沟通中,他们使用了一个可视化数据看板,挂在办公区域,实时呈现医务人员的质量绩效、员工能力和财务状况数据,通过查看看板上的数据了解各自工作状态和问题,便于科室及时协调和监测医务人员的的工作。试验团队还学习了QI方法,包括如何使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SA)循环来调整改进。
图源:IHI
试验团队为他们的价值管理改进工作制定了一个例行程序,数据定期实时更新——可视化管理看板每日更新——团队每周召开一次10分钟的会议。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科室静脉注射扑热息痛的成本大幅下降,对高值耗材使用的管控力度也明显增强。
使用价值管理进行流程优化改进,可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到改进流程中,会增强所有相关人员的参与度,促使团队彼此合作配合,鼓励医务人员提出更好的改进建议,增强工作自主性和责任感。价值管理鼓励每个人都能批判性地思考,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合作层面,最终帮助科室建立一个更有凝聚力、更有协作性的团队。
03、使用可视化数据指导医疗改进的5个技巧
IHI制定的价值管理指导框架中,采用了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可视化数据看板,公开或半公开形式提供简明扼要的及时信息,用于监测和调整工作开展。而在国内医院,一般较少在办公区域公开呈现医生的工作情况,比如业绩收入、药耗占比、手术开展情况等,但会在住院部显示屏上呈现住院人数等信息。
使用可视化数据看板,可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到医院发展的战略规划及科室需实现的目标,也有利于科室进行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反映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也可以让大家知道目前工作的优先级。
A visual management board at Heart Hospital(图源:IHI)
① 指标突出重点
数据看板的内容应简明扼要,呈现重点跟进指标数据,明确工作开展的轻重缓急,数据定期实时更新。
② 尽量使用图表
使用图表反馈信息更简洁突出重点。
③ 放在合适的位置
对于医生,有些指标数据较敏感,大家最初可能会拒绝公开显示绩效数据,建议看板放在一个既方便看又半隐蔽的地方。可以考虑先放在医务人员办公室,当大家接受认可这种管理方式后,可考虑放在患者和家属可见的位置。
④ 使用数据协助运营决策
可视化数据表可以为职能部门或院级领导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决策者可以利用数据提出管理问题,让一线人员参与决策讨论中,参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利于改进的推动落地。
⑤ 定期更新数据
根据需要科室可指定专人负责更新看板数据,以确保大家时刻了解到最新的工作开展情况,避免信息滞后影响工作改进的推进。
IHI认为价值管理还应重视临床医生对成本管理的参与度,大部分医院都没有将成本管理融入到临床日常工作中,甚至有些医疗机构误解成本管理就是单纯的降低成本,而成本管理应是注重管理的结果和医疗改进。降低成本不是目的,通过减少资源浪费达到成本降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质量,才是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
临床参与成本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业财融合必经之路,也是未来高质量医疗需要做的事。新医改持续深化,一系列关于医院发展、医保支付、医疗质量提升、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文件相继出台,都表明公立医院的服务,应是高价值的服务,不仅讲公益还讲效益,医院能发展、患者真满意、国家能负担,才是真正各方都满意的价值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