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地方讲一些方法论
2022年,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按照《关于开展2022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全年共组织24个飞检组,完成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专项飞检和赴全国23个省份的年度飞检。
国家飞检组坚持问题导向,抽查了48家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三级公立医院40家、三级民营医院3家、二级以下民营医疗机构5家。
31个省份开展了省级飞检,覆盖了未接受2022年度国家飞检的省份。全年省级飞检共检查定点医疗机构2756家,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疗机构2413家,追回医保基金19.8亿元,处行政罚款1.6亿元,处违约金等1.5亿元。各地医保部门根据省级飞检查出问题情节的轻重程度,相应作出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暂停和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等处理处罚。
笔者感触:
医保基金飞行检查顺应监管趋势要求,具体工作框架更加清晰。从本次情况发布来看,医保部门不回避各方面问题分布广、杂、久。将情况结果公之于众,最大理由是体现现状客观:医保有规则、要求、协议,医院有复杂的、现实的医疗服务行为。没有摩擦纷争,没有谈判讨论是不科学、不专业的。
发动各地积极合理开展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虽然相关各方都意识到有这样那样可能被查出的问题,但看到查处率、查实率,还是会有震撼。作为医疗行业来讲,可能心知肚明。作为医保稽核来看,也是刀锋向内。医保基金飞行检查的承办主要在各统筹区,尝试讨论一些方法论。
第一,要警惕、戒除一种偏激的情况。医保稽核掌握查处权力,不可滥用。应该指哪打哪,不应打哪没数,先吓唬再说。反正最终一定在犄角旮旯也能搜肠刮肚。这不利于医保医疗之间的长期合作、融洽交往。
第二,要区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矛盾,但解决时间有先后、现实条件需兼顾。无论先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有具体理由。不管怎么选,就像剪纸片,一块方纸片最后一定剪成圆,何况会有督战。
第三,对于一些不及时解决就说不过去的问题,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地方开展飞行检查、常态化监管要出成绩,就怕不动。是被内外部形势所包围的,逃不过去。可以讲方法、节奏,但绝对绕不开总的覆盖。
第四,形成地方经验、数据,继而形成工作规程、管理办法等。不同检查队伍的尺度有望接近统一,一些别有用心的检查目的可以客观评判,借基金监管对竞争不当干预、杀人越货之类事情,受纪律法律辖制。
第五,统筹区医保基金运行绩效评价,更多是果。统计是没有生产力的,除非数据造假。基金监管是过程,为医保集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待遇享受等做好底线支撑。这也是中国特色专项立法探索过程。
感谢陈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