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南院区成功完成18月龄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
6月13日,年仅18月龄慢性肉芽肿病的患儿小霖(化名)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顺利出仓。该患儿不仅年龄小,体重也仅有6.9公斤,这是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开科以来移植成功的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患儿。
小霖(化名)自从出生后,因反复重度肺部感染、肛周脓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家属辗转多处求医,最终来到我院确诊为慢性肉芽肿病,南院区小儿内科儿童血液/移植专家刘健教授详细了解患儿病史并充分评估病情后告知家属,治愈患儿的办法只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但是患儿全身多处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严重,并且年龄小、体重低,移植风险很大,移植过程中很有可能因肺部严重感染加重危及生命,但患儿父母仍愿意奋力一搏。
经家属同意后,刘健教授团队反复讨论移植的可行性并制定具体方案,经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负责人曹伟杰教授团队以及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们会诊讨论后,制定了完善的脐血移植计划,同时依托郑大一附院综合诊治优势针对患儿多发感染情况启动抗感染多学科会诊,5月17日患儿顺利入仓,在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护士长王瑞主管护师与小儿内科护士长王颖主管护师紧密联系,移植护理团队经过周密的安排和精心的护理,患儿移植过程中病情平稳,于6月13日顺利出仓。
据刘健教授介绍:慢性肉芽肿病是以皮肤、肺及淋巴结广泛肉芽肿性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多数病人为男性。X-连锁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于幼年发病。特点是皮肤、肺和淋巴结反复发生感染。患儿一般会因感染发育延迟。根治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次成功移植的患儿虽然已18月龄,但体重只有6.9公斤,甚至还达不到一个正常生长发育的8月龄孩子。该患儿的成功移植,刷新了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最小移植患儿的记录,标志着南院区移植仓护理团队完全能够胜任小年龄段低体重的婴幼儿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自2022年12月26日顺利启用以来,已顺利移植病人百余例,其中刘健教授团队已成功移植数十位患儿,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现为省内规模最大的移植中心,具有高科技现代化层流病房39间,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的医疗及护理团队,具备移植400例以上的能力。南院区小儿内科也拥有多张正压层流病床,能够为移植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安全的环境。
(丁晓萌 王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