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江西多层次医疗保障,对基本医保提出一些思考
截至2022年底,江西省职工医保参保646.06万人,基金收入296.79亿元,支出234.87亿元;居民医保参保4002.17万人,基金收入401.39亿元,支出357.52亿元。
江西省医保部门较早市级统筹;较早取消公费医疗;门诊慢特病待遇尚未全省统一。
职工门诊统筹原起付线600元,报销比例、封顶线偏低,起付线将调低至300元,同时适度提高报销比例、封顶线。
上饶长护险试点覆盖职工、居民。
笔者感触:
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两项制度之间,医疗总费用的差距明显,从群体到个体,有不平衡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惠民保怎么做?
职工医保本来报销多一些,医疗费用虚一些。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待遇差别不仅仅是在高额段,甚至不仅仅是在医保待遇上。
进一步地,居民医保筹资与享受待遇时,城镇与城乡二元经济差距明显时,参保群众富裕程度不同,缴费相同,但享受有多寡。
居民医保没有个账的制度安排,医保待遇有无必要做一定倾斜?分级诊疗、主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一般是使用方式上的努力。
进一步地,像生育保险、居民医保这些制度运行,可否探索:进一步降低待遇享受的门槛条件,比如先享受待遇,后补缴保费。
类似这种惠民举措,不应视为福利刚性、放松管理,而可视为具体经办以人民利益和制度运行利益争取可获得共赢的效益效率。
长护险结余暂时多,节奏应不疾不徐,不能学财政。这些暂时结存可视为第三支柱的类支柱,是真做事、做实事,要管用高效。
基本医保的筹资与支付情况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惠民保设计及运行。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一些传统矛盾更加复杂,需要重视。
在此批判一个观点:将多层次医疗保障比作一个筐里的石头、米、水,不断上盖,可以极致。这其中的隐患是:保险过度建设。
实业、民生的过度保障保险是有弊端的。石头、米、水,这些好灌到一起,但不好再拆开。保险建设,必须与服务方面很相关。
服务方面要强调什么?必要性、客观性、适当性。不能过于陷入主观,以及利益既得者所谓的客观。效率和质量要找差异机会。
从产品到项目,从要素到待遇运行,调动各方面力量做一些创新、调整、革命。相信:有管理加持的经济,高质量会越来越好。
感谢张少卿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