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药说】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2023-06-14 09:46   淄博市中心医院

经过药师专业的药学服务,李先生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

李先生患有尿毒症和高血压病,3年前做了肾移植手术,近几个月来,出现了血压难以控制的情况,近期李先生来到了淄博市中心医院药学门诊,咨询药师高血压治疗方案。首先,我们看一下,相关指南和诊疗规范对于该类患者的用药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简版)》

1.降压目标:目前对于肾移植受者血压控制尚缺乏明确的标准。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指南则建议肾移植受者控制血压≤130/80 mmHg。

2.药物治疗:

尽管目前缺少肾移植受者生活方式调整对血压影响的研究,我们仍然推荐肾移植受者首先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盐饮食、避免体重增加、戒烟和适当运动等。由于肾移植受者具有多种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可与生活方式调整同时开始。肾移植受者大多只有一个功能肾脏,使用降压药物需要更加注意平稳降压、避免有效血容量不足,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在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前,建议排除肾动脉狭窄,小剂量起始,待移植肾功能稳定再逐步增加剂量,如果肌酐比基础值升高超过15%建议暂停使用。基于CCB良好的耐受性及降压效果,在移植肾动脉狭窄情况下也能安全应用。

建议根据不同时期肾移植受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降压策略:

(1)肾移植术后早期(3周内):此时受者高血压主要是由于容量负荷过重、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和激素等,此时血压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150/90 mmHg),控制盐和水分的摄入,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等均可使用。ACEI和ARB可能引起肾脏缺血、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故应慎用。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的移植肾受者需注意排查移植肾动脉狭窄。

(2)肾移植术后中期(3周~3个月内):此时受者病情趋于稳定,目标血压<140/90 mmHg,CCB仍可作为优选,合并蛋白尿的受者可使用ACEI或ARB,容量负荷仍过重的受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

(3)肾移植术后长期(3个月以后):此时降压的着眼点在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及保护移植肾功能,血压控制目标可以更低(<130/80 mmHg)。在密切观察下减少CNI类药物使用或改为其他类型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控制血压。由于有助于缓解心室重构和逆转移植后血红蛋白过度升高,ACEI或ARB类药物可以更大胆地使用,尤其是合并蛋白尿的受者。注意其他合并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如高脂血症和糖尿病。避免体重增加、戒烟和适度锻炼。对于无其他原因的难治性高血压,可以考虑切除原病变肾脏。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年版)》

合并高血压的肾移植受者持续SBP ≥ 130mmHg和(或)DBP ≥ 80mmHg 需启动降压治疗;无论有无白蛋白尿,血压均应< 130/80mmHg。(2C级)

推荐肾移植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二氢吡啶类CCB或ARB作为一线降压药。

肾移植受者血压升高,首先建议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盐饮食、避免体重增加、戒烟和适当运动等。由于肾移植受者具有多种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可与生活方式调整同时开始。肾移植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需要更加注意平稳降压、避免有效血容量不足,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

推荐成年肾移植受者使用二氢吡啶类CCB或ARB作为一线降压药。该建议主要是基于预防移植物失功的考虑而制定的。比较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物对肾移植受者的益处和危害的研究提示,使用二氢吡啶类CCB或ARB可减少移植物失功,但未发现两种药物的心血管功能获益。ACEI对于肾移植受者的获益暂未明确,但有临床试验结果表明,ACEI 虽可降低肾移植受者的血压和尿蛋白,但对全因死亡率或移植物失功无影响。非二氢吡啶类CCB对移植物存活无获益。肾移植受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存在蛋白尿的肾移植受者应该首先考虑ARB,但由于ARB对 eGFR的急性负面作用可能与其他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原因相混淆(如排斥反应),因此在移植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稳定之前应该避免使用ARB。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高血压诊疗规范(2019版)》

降压目标:

2012年KDIGO指南建议CKD患者,伴或不伴糖尿病,以及肾移植受者采用<130/80mmHg 为血压控制目标。目前尚无针对器官移植人群的高级别证据支持,因此临床设定治疗目标时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鉴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CKD等人群的数据,对于年轻、肾功能良好、并发症轻的患者可采取较严格的控制血压措施,如<125/75 mmHg,能延缓并发症的进展;而对于老年、肾功能差、合并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多的患者,过于严格的血压控制反而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控制目标如<140/90mmHg,以平衡利弊。

药物治疗:

《2017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中建议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首选使用CCB,这是基于其能够改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移植肾的存活率。

常用药物包括CCB、利尿药(髓袢与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拮抗药、外周α受体拮抗药、中枢α受体拮抗药、ACEI、ARB等,均可用于移植受者。降压药物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因此,在肾移植受者中无需调整剂量。部分ACEI 类药物经肾脏代谢,中枢降压药可乐定也部分经肾脏代谢,但临床应用于肾移植受者时,均无需调整剂量。

CCB为一线降压药物,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移植受者。非二氢吡啶类药物除能降压外,还能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注意的是其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 代谢系统,可升高CNI类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因此在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剂量较大时,应谨慎使用。利尿药能有效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是合并容量过负荷、心功能不全等状态的患者的首选用药。应注意长期使用利尿药对肾小管的不良作用。β受体拮抗药能降低交感兴奋性,减少心脏氧耗。但在心脏移植早期应谨慎使用,以避免额外的心脏抑制作用。ACEI和ARB类药物对于普通人群、合并蛋白尿的CKD患者等非移植受者中能有效降压,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但目前的证据显示,虽然 ACEI ARB类具有肯定的降压、减少蛋白尿的效果,但它们可产生血清肌酐升高、血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贫血等并发症。尤其是在急性期,有可能干扰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判断。因此,一般建议此类药物的使用延迟至术后4~6个月以后,肾功能稳定时,以获得最大的安全性。

在药学门诊,药师详细了解了李先生病情和用药情况,嘱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调节,并适当调整了其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详细介绍了每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认真回答了患者的用药疑问。经过药师专业的药学服务,李先生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

供稿:临床药学科  杨立莉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药物治疗,ACEI,高血压,肾移植,ARB,CCB,肾功能,降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