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管中窥豹”,消融有道丨吉大一院胃肠内科·内镜中心实施3例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填补省内空白

2023-06-14 09:20

来,科室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引下,追求精益之术,“融”会新“镜”界,在学科发展的征程中攻坚克难,逐梦前行。

近期,吉大一院胃肠内科·内镜中心积极开展多例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填补了省内空白。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RFA)是指在消化内镜直视下,通过射频电流产生凝固坏死而消除病变的一种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巴雷特食管合并异型增生、平坦型消化道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重度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表浅病变,具有创伤小、病变清除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281686698430684

(直肠可见多处毛细血管扩张迂曲样改变,徐红主任为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

一例患者为女性,2年前行宫颈癌放化疗,半年前出现反复腹泻、便血,诊断为放射性肠炎。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欠佳,病变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患者慕名就诊于吉大一院,行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多处毛细血管扩张迂曲样改变,于5月31日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腹泻明显缓解,便血消失,治疗效果良好。 盆腔放射治疗后,容易并发放射性直肠炎,导致慢性直肠出血。经ERFA治疗,可使94%~100%的患者出血停止,并减少需输血治疗患者比例(69.2%~91.7%)。

35261686698430823

(胃窦大弯侧见一大小约2.0×1.0cm线形糜烂,超声胃镜提示黏膜层病变)

第二例患者为老年女性,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黏膜层病变,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D),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一般状态差,不能耐受创伤大的治疗。胃肠内科·内镜中心会诊后,于5月31日给予患者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过程顺利,根除病变。 对于LGD病变,ESD或EMR创伤相对较大,而ERFA创伤少、痛苦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推广价值。《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北京)》指出,ERFA应用于胃黏膜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短期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价值。

45111686698430913

(徐红主任及其团队为患者行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的射频消融治疗)

第三例患者为男性,因“进食哽噎感3个月,进行性加重2周”就诊于吉大一院。染色放大胃镜及活检提示食管鳞状上皮中度异型增生,考虑为食管癌前病变,于5月31日给予患者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根除病变,临床效果满意。 鳞癌是我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鳞状上皮异型增生是其癌前病变,ERFA在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及早期食管鳞癌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临床研究结果显示,ERFA术后6个月以上,食管癌前病变完全消除率高,食管狭窄发生率低,病变复发及进展率低。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ERFA)可用于 治疗消化道平坦型上皮内瘤变和巴雷特食管,局限于黏膜层病变;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性病变(包括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放射性直肠炎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消化内镜检查者、怀疑消化道穿孔者、消化道急性腐蚀性炎症患者为ERFA的禁忌证。 吉大一院胃肠内科·内镜中心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徐红的带领下,紧跟消化内镜领域的发展前沿趋势,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疗法,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合作,勇于突破诊疗瓶颈,切实为广大患者解决临床问题,未来,科室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引下,追求精益之术,“融”会新“镜”界,在学科发展的征程中攻坚克难,逐梦前行。

END

来源丨胃肠内科·内镜中心 提交丨南洋 科室审阅丨张楠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射频消融术,吉大一院,ERFA,消化道,内镜,胃肠,消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