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血液,分享生命
血液是不可替代的宝贵医疗资源,临床的救治离不开血液,每个成年人体内约有4.5升血液,而200毫升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他人生命,凝聚着爱心的血液能让生命得以延续 如果符合条件,你愿意送出这份生命的礼物吗?
世界献血者日
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主题是“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旨在感谢无偿献血者为挽救他人生命作出的贡献,呼吁更多公众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
积极投身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延续爱心传递
医院,每天都在经历“生死时速”阜外人深知每一滴血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阜外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为需要输血的生命续航,近五年来294名阜外人参加院内无偿献血,全血血量达60200ml,其中多人献血量达400ml,共45人五年之中献血三次,疫情防控期间北京用血告急时,阜外职工主动报名并参与义务献血,在特殊时期用“热血”传递大爱。
全面实施患者血液管理,珍惜每一滴血液,血液安全不仅要依靠更多的人参与献血,为血液供应“开源”,也需要通过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措施,管理患者自身血液,达到“节流”血液资源和改善患者结局的目标。
阜外医院高度重视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多学科参与的患者血液管理,通过持续改善医疗质量和科学的策略,让流淌着无数献血者爱心的“暖流”,真正用在刀刃上、针尖上。
01、患者血液管理助力节约用血,改善患者结局
阜外医院在国内率先实施心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管理。2009年,胡盛寿院长提出将输血作为心外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之一,并建立多学科协作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模式。2011年,原卫生部医政司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向全国介绍和推广阜外医院多学科患者血液管理经验。
自2009年实施多学科血液管理,14年来阜外医院心血管手术平均红细胞用量下降65.7%(从3.5单位降到1.2单位),平均血浆用量下降76.8%(从400ml减少到93ml)。如果以2008年的平均用血量计算,通过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措施,阜外医院共节约红细胞约31万单位,节约血浆约3300万毫升。目前,我院已用自体输血替代了大部分异体输血,2022年自体输血率为50.5%,连续11年自体输血量超过异体输血量。与此同时,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和并发症连续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既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节约了血液资源,同时使患者获得更佳临床结局。
图:2011年初,胡盛寿院长在全院医师大会上做合理用血动员
图:2011年2月23日,原卫生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现场
02、技术创新支撑“无输血”
2014年6月14日,阜外医院成立了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以高质量医疗服务降低心血管手术患者输血,实施无输血手术。医院自主设计研发的迷你新生儿和婴儿型管路、全程血液回收装置、持续动静脉血气检测仪等均在成人与患儿的手术中运用过,使输血率和输血量大幅下降,此外,针对治疗危重心血管病、复杂先心病和新生儿肺动脉闭锁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控制术中出血或避免不必要输血。
图:2014年6月14日国际献血者日,阜外医院成立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
03、牵头制定国家卫生行业标准
2022年,阜外医院牵头制定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和多学科协作”三大原则,强调防治术前贫血、降低手术出血的危险因素、积极应用减少手术出血和失血的技术以及适合的自体输血技术、严格遵守异体输血适应证等,目的是让围手术期患者获得良好结局,这一标准的推行也让更多的机构认识和参与患者血液管理工作中。
图: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文字:党委办公室、输血科、医务处
编辑:党委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