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付费来了,逼着一心治病的医生们拿出了计算器算账
早在前些年,就听说DRG要来了。因此,闹得人心惶惶的。由于这个制度是试点,看似又那么与现代医疗发展格格不入,大家似乎认为这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实现,几乎就是逼着现代医疗倒退。
然而,最近听说DRG真的要来了。至此,我们必须得面对现实了。
有人说,DRG是什么呀?怎么搞的你们医生似乎很有想法?
DRG是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即按照临床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住院时间,将患者分入临床病症与消耗医疗资源相似的诊断组,以组为单位决定诊疗费用及医保支付标准。
简单的说,一种病医保就给这么多钱。换句话说,患者得相同的病,治病费用就可能相同。
从患者角度来讲,肯定是热烈欢迎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不再担心看病多花钱了。只要病种属于DRG目录内疾病,看病只需要这么多钱。至于你医生想多做一个检查或者多拍一个片,对不起那是你们的事,我们概不付费。
作为麻醉科医生,细思极恐啊!因为,以前重病人清一色的有创监测、年老体弱的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等常规打法可能都不能再用了。不用这些现代麻醉技术,再回到“小米加步枪”的艰苦状态,如何能保障患者安全呀?
麻醉科的工作,实施麻醉技术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然而,一面限制各种使用,一面要求保障安全,这无疑相当于“吃草挤奶”。
另外一个大的矛盾是,各个医院在外部发展的同时,也会年年对科室提出增收创效目标。整体看,要求科室每年增加10%或15%是再正常不过了。我们不禁要问:效益何来?得病的人多了吗?还是那多么多患者,拿什么增加效益?
稍感安慰的是,目前的DRG条目中并未直接细化到麻醉相关条目。也就是说,还有机会争辩。但是,麻醉学作为临床学科被纳入DRG管理应该是必然趋势。如果任由你麻醉科还按照以前的模式正常收费,恐怕会对最终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各个外科、甚至医院领导就会很快来找麻醉科。
从整体趋势看,麻醉科无法置身事外,那就只能深入研究一下、吃透政策。也许有人会开玩笑说,要不去考一个会计证吧!以后,上麻醉的时候带个计算器。
这还真不是玩笑话,如果脑子里再没有控制成本支出概念,可能真就玩不转了。患者是救活了,医保、医院都来找你,哪个医生也承受不了。
从具体来看,DRG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麻醉科在麻醉药品、麻醉监护、麻醉耗材及麻醉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应用。因此,麻醉科医生一定要做好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以及DRG知识的准备。
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技术储备的问题:过去的一些年,很多医生都用惯了高大上的设备,似乎离开了高大上的设备就不会看病了。这次的改革一定会促进一些改变:该用高大上、还得用;但如果需要你的经验技术就能解决的时候;就只能用经验技术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对不起,你需要多多提高技术了。
总之,这次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抱怨、不满,都解决不了问题。顺势而为,方为明智。改革伊始,我们需要多思考一下:在这种路径下,有没有可能不用这种药品或者这种耗材而同样能为患者保驾护航?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