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年传承与创新:中国儿科麻醉登峰之旅

2023
06/13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真正的进步是不停步,在我们广大儿科麻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儿科麻醉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胡智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俞卫锋

1837年,Gencho Homma研究麻沸散在儿童中的应用,成功将麻沸散用于儿童唇裂修补术,并将这一临床实践公开发表。这可能是世界上有文献报道的第一例儿童全麻。在中国,1948年谢荣教授赴美学习麻醉归来,和外科医生张金哲院士开启了小儿麻醉事业。1984年,全国小儿麻醉学组成立。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过程中儿科手术的体量逐年扩大,儿科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同步增加但麻醉相关死亡率却显著降低。这与儿科生理学、药理学、麻醉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儿科麻醉医师临床水平的提升及对于儿科麻醉过程中风险意识的强化也是功不可没。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需求、麻醉方式选择的多样化、麻醉药物的推陈出新,麻醉场所的进一步拓宽(手术室外麻醉),儿科麻醉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更增加了新的挑战。

儿童并非成年人的缩影,麻醉学本身兼具有复杂性和多态性,儿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始终高于成人。所以儿科麻醉医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为了做好儿科麻醉,了解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小儿麻醉医生的基本功,正确合理的应用麻醉药物是小儿麻醉医生的有力武器,而选择最佳的麻醉方式和监护手段是小儿麻醉医生的临床工作的安全保障。

66311686611524238

 图1. 小儿麻醉学重大事件

38561686611524328

42111686611524423

儿科麻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进一步培养年轻一代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建立专培制度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儿科麻醉学作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之一,也是麻醉学唯一的试点专科。儿科麻醉学专培医师需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3年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再依据儿科麻醉学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的医师获得由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一制度的实施,以提高各级麻醉医师的小儿麻醉临床技能为重点,为全国各地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儿科麻醉医生,在提高儿童诊疗的舒适性和手术的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好儿科麻醉专培是顺利开展其他麻醉亚专业专培工作的前提,意义重大。

通过专培平台建设和标准制定、基地评估、师资培训、学员考核等四部分内容进行儿科麻醉专培工作。为了加强专培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专科医师培训质量,组织专家对儿科麻醉专培基地实施督导,对儿科麻醉专培基地建设和教学查房实施评分,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反馈和建议。

师资培训方面,先后举办三期儿科麻醉学专科师资培训班,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400多名专科师资,成为儿科麻醉专培的骨干力量。编写《儿科麻醉学》作为专培教材。小儿麻醉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麻醉学专科医师培训的探索,为麻醉亚专业的专培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培养专科型麻醉人才,推动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儿科麻醉相关指南制定  

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制定的《小儿日间手术麻醉指南》为小儿日间手术麻醉的推广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参照标准,优化了小儿日间手术流程;《儿童加速康复外科麻醉专家共识》为小儿舒适化医疗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使患儿快速康复得以实现,进一步缩短了儿童住院时间,增加了患儿家庭的满意度,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与器官移植麻醉学组专家从小儿肝移植术麻醉适应证、麻醉前风险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与用药、围术期监测和管理等方面达成了专家共识,撰写《小儿肝移植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为小儿肝移植的麻醉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等等多部儿科麻醉相关指南的推出,为儿科麻醉围手术期的安全保障和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儿童大器官移植麻醉世界领先  

先天性晚期肝病患儿术前病情复杂、代偿能力差,全身各系统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病理生理改变,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甚至合并先天性畸形,这些诸多原因都对小儿肝移植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小儿肝移植数量远超世界各国,其中上海仁济医院每年开展400例小儿肝移植手术,连续11年排名全球第一。开展多项临床科研项目,包括小儿肝移植围术期不同输血策略对预后的影响、小儿肝移植术中使用乌斯他丁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小儿肝移植术中远端缺血预处理的肝保护效果、不同中心静脉压水平对儿童肝移植的影响。上海仁济医院主持的《提高肝病患者围术期救治质量的保障体系建立与关键技术》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儿肝移植特色)。可以说中国小儿肝移植麻醉的经验就是世界的经验。

人工智能推动儿科麻醉技术的进步  

人工智能引起多个医疗保健领域新型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儿科麻醉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增强临床医生的决策,识别并潜在地解决可改变的患者风险因素,有助于麻醉医生优化治疗方案,人工智能在儿科麻醉中的应用包括:患者风险因素预测,麻醉深度估计,麻醉用药/技术决策指导,插管辅助,气道设备选择,生理变量监测,手术室调度等方面。

在风险因素预测的应用,使用机器学习识别因素,使临床医生能够评估特定患者的围手术期意外事件的风险。建立自动面部图像分析法用于识别与困难气道相关的面部形态学特征。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实时脑电图数据,建立麻醉深度估计模型。生理变量监测,建立动态线性模型对即将发生的潜在不良事件进行早期预警。

麻醉医师应与数据处理专家和工程师合作,从临床视角提供有价值的高信度数据,多中心的数据分享和合作尤为重要。未来在麻醉深度监测、自动化闭环靶控麻醉乃至自动麻醉、预警围术期循环和气道风险等领域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实现AI技术应用的突破。

儿科麻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儿科麻醉气道管理是重中之重,强化对小儿围术期气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需对可能存在的困难气道需有充分准备和应对措施;同时需要确保患儿围术期通气安全。

2、鉴于目前对早产儿和新生儿的临床研究十分有限,缺乏相关临床标准及治疗规范,需联合多学科及多医学中心开展针对早产儿和新生儿的临床研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新生儿麻醉的安全实施提供依据。

3、小儿术后镇痛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对于小儿手术术后疼痛的认识不足,麻醉医生的专业化培训缺乏,需制定一套完备的术后镇痛方案和流程,进行培训和推广,确保患儿手术或治疗的痛苦最小化,以免给患儿未来带来身心影响,重视人文关怀。

4、加强儿科麻醉医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在临床工作中需关注患儿的短期及长期转归;基础研究应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积极进行成果转化。

5、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更多的儿科麻醉医生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

期待下一个十年   #

儿科麻醉学历经数十年,筚路蓝缕,经一代代小儿麻醉学者的努力,其中的艰辛和曲折难以想象,时至今日终于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果。与过去相比,当今的儿科麻醉学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科麻醉专业在日趋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儿科麻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麻醉专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外科手术领域的拓宽和技术的复杂化,儿科麻醉医生面对越来越难,越来越精的麻醉诉求,每时每刻都充满挑战。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真正的进步是不停步,在我们广大儿科麻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儿科麻醉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医师报

排版:黄晶

编辑:黄晶

审核:许奉彦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小儿肝移植,人工智能,麻醉学,围术期,儿科,麻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