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飞蚊”
刚刚过了30岁生日的陈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从2天前开始,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些像小虫子一样飞来飞去的黑影,怎么也赶不走。这些黑影有的呈半透明线状,有的呈灰色片状,并且在白天数量更多、更明显。这些无时无刻不在眼前“飞动”的小黑影惹的陈先生逐渐心烦意乱,焦虑不安,非常担心眼睛和视力会因此受到损伤。于是,陈先生抱着极为忧虑忐忑的心情到医院做了详细的眼部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却出乎意料,眼睛的各项检查指标均基本正常:验光,双眼近视约五百度,矫正视力可达1.0;角膜清、晶状体透明、视神经边界清色泽可、视网膜在位未见变性区。对于这个检查结果,陈先生开心之余又有点疑惑,既然眼睛没啥事,那眼前这些挥之不去的“小飞虫”又是哪来的呢?答案是,导致陈先生眼前出现“小飞虫”的真正“凶手”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飞蚊症,其中的“飞蚊”其实是眼睛玻璃体内的混浊灶。
什么是飞蚊症?
所谓飞蚊症是一种以视物时眼前伴有黑影飘动为特征的眼部病变。这类患者眼前飘动的黑影多呈半透明、黑色或灰色,形态以线状、网状、点状或片状为主。同时,这些黑影通常具有如下特点:①当想要转动眼睛去注视黑影时,黑影会迅速跑开;②当处于明亮的室外或纯色(如白色、蓝色)背景下时,黑影会更多、更明显。
人为什么会出现飞蚊症?
飞蚊症的发生与玻璃体液化混浊密不可分。玻璃体是眼睛屈光介质的组成成分之一,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玻璃体腔内。人刚出生时,玻璃体纤维排列规则,玻璃体呈均质透明的凝胶状。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开始液化,玻璃体原本的规则结构被破坏,玻璃体纤维因而游离于玻璃体内,形成混浊灶。同时液化后的玻璃体活动性增加,当眼球运动时,玻璃体纤维在牵引力及惯性作用下在眼内来回飘动就形成了眼前飞来飞去的“飞蚊”。这种单纯与年龄相关的飞蚊症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之一,通常出现在50岁左右,又称生理性飞蚊症。近视患者,眼球形态变化会加速玻璃体液化,因而飞蚊症的发生年龄会提前。本文中陈先生30岁即出现飞蚊症就与其双眼本身存在近视有关。除了年龄外,在一些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裂孔、葡萄膜炎,眼内的病变组织会向玻璃体内播散色素、炎症细胞或(和)血细胞等,这些异常成分漂浮于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混浊灶,也可引发飞蚊症。这类由眼部疾病引发的飞蚊症则称为病理性飞蚊症。
飞蚊症需要治疗吗?
生理性飞蚊症是人体衰老的一种眼部表现,不会无限度进展,在玻璃体液化并完全脱离后会逐渐稳定,极少影响视力,因此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对于部分焦虑症状重且玻璃体内混浊灶较大的生理性飞蚊症患者,可行玻璃体激光治疗消融混浊灶。病理性飞蚊症由于可能会出现视力损伤,因此需要积极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控制原发眼病。对于存在视网膜裂孔者需要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对于存在眼内炎症者,需要积极抗炎,减少炎性渗出。对于存在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积血者则可能需要手术。
飞蚊症出现哪些情形时应尽早就医?
当您除了眼前“飞蚊”外,还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时,需要尽早就医,排查是否为病理性飞蚊症:①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②伴有眼前闪光感;③出现视物遮挡感(局部视野缺损);④“飞蚊”明显增多或从无到有。(裴明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