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医学案例研究(20)单采捐献者
Case 20 The Apheresis Donor 案例20 单采捐献者
一位53岁的女性正准备为 她的妹妹 捐献造血干细胞(HSC),她的妹妹正处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第2次缓解期(Second remission)。预期捐赠者 (Prospective donor)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病史。她的体重为70公斤(BMI 28.7),而受体 (Recipient)的体重为80公斤(BMI 30.5)。要求的CD34+细胞剂量为4×10^6/kg/受体体重(kg)。捐赠者 (Donor)开始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780μg,每日皮下注射一次。48小时后,她出现中度头痛 ,服用对扑热息痛(Paracetamol)后症状缓解。给予第3剂GCSF。第二天(第4天),头痛加剧,捐赠者主诉胸部剧烈疼痛。白细胞计数为65×10^9/l。当地社区诊所(Local policlinic)做的 心电图报告为正常。
Q1. 社区诊所的一名护士联系了你,捐赠者将在第二天早上进行单采(Apheresis)前接受最后一次(第4次)GCSF剂量。护士问是否可以省略第4剂?
A1.
在排除了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后,你必须权衡捐赠者所经历的不适与危及造血干细胞动员 (Jeopardizing HSC mobilization)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危及移植手术的可能性。三次给药后供体的 WBC计数相当高 ,这一事实也值得考虑省略最后一次给药。一个明智的折衷方案是将最后一次GCSF剂量减半。应优化疼痛控制,结合扑热息痛(Paracetamol)和可待因(Codeine),或与双氯芬酸(Diclofenac)交替使用(口服或直肠)。给供体第4剂GCSF,300μg皮下注射。第二天早上,她的WBC计数为68×10^9/l;血CD34+细胞 计数为36/μl。在几次尝试肘前静脉(Anterior cubital vein)插管失败后,在股静脉(Femoral vein)插入一根双腔导管(Double-lumen)。导管插入顺利。开始进行单采(Apheresis),入口流量 (Inlet flow)为75ml/min。单采30分钟后,捐赠者(Donor)报告称舌头感到刺痛(Tingling feeling),让她咀嚼钙片。一个小时后,她出现了严重的痉挛(Cramps),随后大腿肌肉剧烈收缩(Violent contraction)。
Q2.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反应,你会怎么做?
A2.
柠檬酸盐毒性(Citrate toxicity)。柠檬酸盐在大多数单采手术中被用作抗凝剂(Anticoagulant)。它与钙(和镁)结合,可能导致低钙血症(Hypocalcemia)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轻微的(Mild),表现为嘴唇和舌头的刺痛(Tingling)和麻木(Numbness),或胸部不适和振动,但有时也可能是严重的,如上述情况。柠檬酸盐中毒(Citrate toxicity)最严重的后果是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尽管幸运的是,这很少发生。肝衰竭患者代谢柠檬酸盐的能力受损,尤其容易受到柠檬酸盐毒性影响。柠檬酸盐中毒的症状通常在减慢输注速度、增加血液与柠檬酸盐的比例或口服钙后缓解(Relent)。严重反应(Severe reaction)应通过缓慢静脉注射10%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或葡萄糖酸盐(Gluconate)来控制;在进行“大容量单采”(Large volume apheresis)时,经常使用预防性连续输注钙(手术处理>患者或供体的3个总血容量,通常以高流量输注,以缩短手术持续时间)。手术结束时,一名护士拔出导管,随后从穿刺部位喷出(gush)大量血液。在初始手指施压(Digital pressure)之后,使用沙袋压迫出血点。当天晚些时候,左侧腹股沟(Left groin)形成血肿(Hematoma)。腿部动脉搏动正常。第二天,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显示为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ism)。肿胀的尺寸增大,需要手术切除(Surgical evacuation)。伤口发生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感染。
Q3.单采手术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是什么?
A3.
出血,通常以血肿(Hematoma)的形式出现,经常使静脉穿刺单采手术变得复杂。动脉(通常是股动脉)的意外穿刺未能愈合,可能导致形成搏动性血肿(Pulsatile hematoma),伴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的并发症包括破裂、远端栓塞和皮肤缺血。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或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置管可能导致气胸(Pneumothorax)。当需要长时间进入血管时,导管血栓或插入导管的静脉血栓,更为常见(见病例12)。在一系列接受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治疗的TTP患者中,最常见的主要并发症是细菌或真菌败血症,发生在17%的患者中(Rizvi等人,2000)。
Q4. 捐赠者询问注射GCSF后患白血病的风险。你会怎么回答?
A4.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一大批捐献者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获得。在超过23,000名外周血干细胞(PBSC)捐献者的最大系列(Halter等人,2009年)中,报告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发病率低于正常人群的年龄特异性发病率(Age specific incidence),这表明可能存在报告不足。几项研究未能显示发病率高于标准人群发病率(Standard population rates)。 评论(COMMENTARY)外周血干细胞(祖细胞,PBSC)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s)作为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s)的来源。2009年,欧洲99%的自体移植(Autologous transplant)和71%的同种异体移植(Allogeneic transplants)使用外周血干细胞(Baldomero等人,2011年)(图20.1)。其主要原因是PBSC收集的方便性、较低的成本以及更快的血小板恢复时间。
目前收集外周血干细胞(PBSC),是使用7.5–12μg/kg/day GCSF刺激后进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GCSF会引起骨痛、头痛、流感样症状和疲劳,但这些症状很少需要轻度镇痛(Mild analgesia)。GCSF的严重但罕见的副作用是脾破裂(Splenic rupture);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或中风(Stroke);严重过敏反应;或镰状细胞特征携带者疼痛危象(Painful crisis)的发生。向捐赠者提供信息包(Information pack)和24小时帮助热线,以便在询问严重或异常症状时拨打,这很重要。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的其他并发症是单采手术本身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导管插入(Cather insertion)引起的并发症。柠檬酸盐中毒(Citrate toxicity)和低血压(Hypotension)是常见的,但很少严重。迄今为止,一个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是,GCSF治疗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否会增加?给予4到5剂GCSF能刺激休眠恶性克隆(Dormant malignant clone)的生长吗?据报道,长期接受GCSF治疗的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ongenital neutropenia)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患者发生白血病,这两种疾病都是白血病前期疾病(Pre-leukemic conditions)。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患者的家庭成员自身发生恶性血液病(Malignant blood disorder)的风险约为两倍。目前,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或家庭捐献者(Family donors)接受GCSF治疗的风险似乎很小,但只有仔细监测和报告才能得出明确的答案。
参考(References)
Baldomero H, Gratwohl M, Gratwohl A, et al. The EBMT activity survey 2009: trends over the past 5 years.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1;46:485–501.
Halter J, Kodera Y, Ispizua A, et al. Severe events in donors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nation. Haematologica. 2009;94:94–101.
Rizvi MA, Vesely SK, George JN, et al. Complications of plasma exchange in 71 consecutive patients treated for clinically suspected TTP-HUS. Transfusion. 2000;40:896–901.
进一步阅读(Further Reading)Mijovic A, Pamphilon D, Watt 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ies. In: Contreras M,editor. ABC of transfusion. 4th ed. Oxford/London: Wiley-Blackwell; 2009. p. 104–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