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爱心评论 | 伊布替尼增加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大出血风险

2023-06-10 16:36   三度医学

随伊布替尼适用人群扩大及类似药物问世,此类药物心血管安全性及出血风险,仍有待更大样本、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验证。  

第29期“爱”心评论特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伍伟锋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华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毛爱红教授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苏胜发教授三位专家进行点评。

方法

利用SEER-Medicare数据库,比较接受和未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CLL患者卒中、心房颤动(房颤)和出血的发生率。使用加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伊布替尼与各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4958例CLL患者中(平均年龄78岁),6%接受伊布替尼治疗,33%接受非伊布替尼治疗,其他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与接受非伊布替尼治疗CLL患者相比,接受伊布替尼治疗CLL患者卒中风险增加1.9倍,房颤风险增加3.6倍,出血风险增加4.9倍,大出血风险增加7.5倍(图1)。

结论  

老年CLL患者接受伊布替尼治疗与卒中、房颤和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70301686352521844

图1

文献来源: JACC CardioOncol. 2023, 5: 39-52

文献翻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宇开 李俭强

心血管专家观点

伊布替尼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CLL。早期临床研究发现,伊布替尼与年轻CLL患者出血和房颤风险增加相关。对于老年CLL患者应用伊布替尼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目前尚不清楚。

1.该研究虽为回顾性研究,有其自身局限性,但入组患者年龄比既往研究大10-20岁,对老年患者使用伊布替尼的价值和意义具有较好的启示。  

2.伊布替尼的心脏毒性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中BTK表达和抑制下游TEC而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3.伊布替尼导致房颤时,卒中风险增加,需要抗凝治疗,但抗凝带来的相关大出血风险也会增加,如何优化房颤的处理仍需进一步探索。  

4.老年CLL患者多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相关危险因素,使用伊布替尼要谨慎,需充分评估心血管风险,制定老年CLL的最佳治疗策略。  

肿瘤专家观点

C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近年来,CLL治疗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目前以耐受性好、可口服、更有效的靶向治疗为主。伊布替尼可阻断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有效抑制B细胞恶性增殖、迁移和存活,已成为CLL一线治疗手段。

1.该研究结果提示在老年CLL患者中,心脏毒性及出血风险更高,且随观察期延长,更多风险可能被发现。  

2.该研究中抗凝药物应用比例高于以往研究,可能是出血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对需抗凝治疗的老年CLL患者,在应用伊布替尼的同时,如何选择抗凝药物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3.该研究局限在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不明、样本选择局限、未能评估患者整体健康水平、队列间随访时间差异等,上述因素均可影响研究结果。  

4.随伊布替尼适用人群扩大及类似药物问世,此类药物心血管安全性及出血风险,仍有待更大样本、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验证。  

专家简介

77561686352521929

88291686352522007

29661686352522094

19761686352522174

43931686352522259

「肿瘤心脏病学-“爱”心评论」是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SICO)与三度医学 | 中国肿瘤心脏病网携手开展的专栏。本专栏精选肿瘤心脏病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解读肿瘤心脏病学国内外会议与论坛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整理: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

图文排版:三度医学 Wally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三度医学”立场无关。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转自三度医学-iCardioOncolog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血管,大出血,药物,房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