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A1/2突变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较差生存相关
2023 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CAPTURE试验结果表明,BRCA突变的mCRPC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至第二次疾病进展生存期(PFS2)和总生存期(OS)明显低于完全没有BRCA突变的人群,PFS2和OS也低于那些HRR突变但BRCA野生型的患者。具有同源重组修复(HRR)缺陷突变和BRCA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与无BRCA突变和非BRCA的HRR突变患者相比,生存结局更差。
西班牙马德里Universitario 12 de Octubre医院的David Olmos医学博士在口头报告中表示:“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筛查BRCA1/2胚系和体细胞变异的重要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特别是3期试验证明了BRCA突变患者预后不佳,并且其他HRR缺陷患者可能也有同样的情况。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添加PARP抑制剂来避免。”
David Olmos, MD, PhD
背 景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也是全球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2020 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 140 万,死亡人数为 37.5 万人。据估计,2023年美国将有 288,300 例新发病例和 34,700 例死亡病例。
前列腺癌的发展通常由名为雄激素的男性性激素驱动,包括睾酮。在mCRPC患者中,通常使用雄激素剥夺疗法来阻断男性性激素的作用,但前列腺癌仍会生长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大约 10-20% 的晚期前列腺癌男性会在五年内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其中至少有 84% 的男性在CRPC诊断时会有转移。在CRPC诊断时没有转移的患者中,33% 可能在两年内发生转移。
前列腺癌HRR基因突变
大多数的DNA损伤可以通过DNA损伤应答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DNA双链断裂是严重的DNA损伤,其修复主要依赖于HRR。HRR以同源D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新的DNA序列,该过程高度保真并需要多种关键蛋白参与,如BRCA1、BRCA2、ATM、BARD1、BRIP1、CDK12、CHEK1、CHEK2、FANCL、PALB2、RAD51B/C/D、RAD54L等。在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时 ,细胞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的方式直接连接DNA双链断裂的末端来介导修复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引起断裂位点或周围DNA序列的缺失或突变,造成基因组不稳定。25%-30% 的前列腺癌患者携带有HRR基因突变,HRR基因突变中约半数为胚系突变。
一项研究对 2792 例mCPRC患者行肿瘤组织NGS检测发现,27.9% 的患者存在HRR基因突变,其中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比例为 8.7% ,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患者比例为 1.0% ,携带ATM基因突变的患者比例为 5.9% 。
临床试验中,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接受一线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期(OS)约为 3 年;真实世界中,仅半数患者能接受疗效较好的一线治疗,中位OS不到 2 年。mCRPC患者生存结局的改善仍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目前相关研究对HRR突变与mCRP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了解有限。CAPTURE研究调查分析了携带/未携带HRR突变(体细胞和/或胚系)患者的患病率和生存结局,分层为BRCA、无BRCA突变和非BRCA的HRR突变,这些mCRPC患者使用新型内分泌疗法(NHT)或紫杉烷作为一线治疗。
CAPTURE研究
研究设计
CAPTURE试验的队列 1 是PROCURE生物标志物研究的一部分,将mCRPC患者纳入 4 个独立试验:PROREPAIR-B(NCT03075735)、PROSENZA (NCT02922218)、PROSTAC(NCT02362620)和PROSABI(NCT02787837)。入组的患者在定制的二代测序Panel中进行了评估,该Panel对ATM、BRCA1、BRCA2、BRIP1、CDK12、CHEK2、FANCA、HDAC2、PALB2、RAD51B和RAD54L共 11 个HRR相关基因进行配对的体细胞/胚系突变检测。如果至少 1 个基因的至少一种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可认为患者具有HRR缺陷。研究报告了BRCA突变、无BRCA突变和非BRCA的HRR突变亚组的rPFS、PFS2和OS;使用逆概率加权Cox模型评估突变与结果之间的关联,该模型平衡了亚组之间的基线(BL)特征。给出了具有 95% 置信区间(CI)和P值的风险比(HR)。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共有 729 名参与试验的患者自愿接受基因组分析,并按等级分为BRCA1/2突变、非BRCA的HRR突变和无HRR突变。他们还按胚系突变、体细胞突变或无突变,以及双等位基因、单等位基因或无进行分类。在这些患者中,223 名(30.6%)有HRR突变,其中 96 名(13.2%)有BRCA突变(25例[3.4%]胚系BRCA突变,71例[9.8%]体细胞BRCA突变),127 例(17.4%)有非BRCA的HRR突变。
在非BRCA的HRR突变患者中,最常见的是ATM(8.8%,n = 64)和FANCA(5.2%,n = 38) 。60.4% 的患者接受新型内分泌治疗(NHT)治疗,39.6% 的患者接受紫杉烷一线治疗,包括多西他赛(Taxotere)、卡巴他赛(Jevtana)、醋酸阿比特龙(Zytiga)和恩杂鲁胺(Xtandi);80.7% 患者至少接受过二线治疗。中位基线年龄为72.2岁,63.5% 患者的Gleason评分>7,53.1% 患者的ECOG ≥1,13.3% 患者出现内脏转移。数据修正后的基线特征相似(标准平均差:HRR组 <0.1,所有患者中的最大值为 0.11)。
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一线治疗的选择与BRCA/HRR状态之间存在关联,但Olmos博士表示他们注意到二线治疗的差异——超过90%的BRCA/HRR突变患者接受额外治疗,而其它亚组接受额外治疗的患者不到 80% 。 将BRCA1/2亚组患者与其他组进行比较的结果分析倾向使用评分加权Kaplan-Meier曲线和调整后的风险比(HR)以及逆概率加权Cox模型的P值。BRCA1/2突变组中位rPFS为 7.1 个月(95% CI,6.4-8.6),无BRCA突变组为10.3个月(95% CI,9.6-11.5),表明BRCA患者结局更差(HR = 1.70,95% CI,1.32-2.19;P<0.0001)。
在此分析中,2名患者的rPFS数据缺失。BRCA1/2突变组中位rPFS为 7.1 个月(95% CI,6.2-8.5),非BRCA的HRR突变组rPFS为 9.0 个月(95% CI,7.1-10.8),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HR = 1.34;95%CI,0.98-1.81,P = 0.0641)。
rPFS曲线,左为BRCA1/2和非BRCA,右为BRCA1/2和非BRCA的HRR突变
BRCA1/2突变组的中位PFS2为12.6个月(95% CI,11.3-13.9),而无BRCA突变组(95% CI,15.1-16.8)为15.9个月(HR = 1.81,95%CI,1.44-2.27;P<0.0001)。BRCA1/2突变组的中位PFS2为12.3个月(95% CI,11.1-13.5),非BRCA的HRR突变组为 13.6 个月(95% CI,11.9-15.9)(HR = 1.42;95% CI,1.07-1.88;P = 0.0143)。
BRCA1/2突变组的中位OS为19.4个月(95% CI,16.8-21.1),无BRCA突变组为 27.9 个月(95% CI,25.8-29.6)(HR = 1.95;95% CI,1.55-2.45;P<0.0001)。BRCA1/2突变组的中位 OS为18.4个月(95% CI,16.7-20.3),而非BRCA的HRR突变组为21.9个月(95% CI,18.3-24.4)(HR = 1.40;95% CI,1.06-1.84;P = 0.0166)。
OS曲线,左为BRCA1/2和非BRCA,右为BRCA1/2和非BRCA的HRR
结 论
对于BRCA突变的mCRPC患者而言,无论是体细胞还是胚系变异,其rPFS、PFS2和OS均明显低于无BRCA突变患者,并且PFS2和OS明显低于非BRCA的HRR突变患者,体细胞和胚系BRCA患者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尽早筛查HRR突变,尤其是BRCA1/2突变,对及时开始靶向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Olmos博士表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BRCA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非BRCA的HR突变R患者,而非BRCA的HRR突变患者比无突变的患者差。”
在BRCA1/2队列中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评估了新型内分泌治疗与紫杉烷、胚系突变与体细胞突变、双等位基因与单等位基因、BRCA1和BRCA2的反应差异。由于样本量太小,这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根据一线治疗的选择或突变等位基因的数量,没有发现差异。胚系突变患者的中位rPFS较短,但中位OS较长。与BRCA2相比,BRCA1的rPFS、PFS2和OS也有一致的趋势。
Olmos博士总结:“我们的研究表明,BRCA1/2胚系和体细胞突变与较短的rPFS、PFS2和OS有关,与初始治疗选择无关。BRCA1/2突变患者的预后比非BRCA突变HRR亚组患者更差。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某些HRR基因的特殊作用,这些基因可能有助于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1]BRCA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Worse Survival in HRR-deficient mCRPC.https://www.onclive.com/view/brca-mutations-associated-with-worse-survival-in-hrr-deficient-mcrpc
[2]Olmos D, Lorente D, Alameda D, et al. Presence of somatic/germlin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 mutations and outcomes in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 patients (pts) receiving first-line (1L) treatment stratified by BRCA status. J Clin Oncol. 2023;41(suppl):5003. doi: 10.1200/JCO.2023.41.16_suppl.500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