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这种疫苗,老年痴呆居然变少了?
近日,一篇预印本论文(尚未经同行审查)研究发现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病毒之一——疱疹病毒在痴呆症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 , 并且 接种疱疹病毒疫苗显著降低了痴呆症的发病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病毒可能在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到疱疹病毒可以在老鼠体内引发β-淀粉样蛋白沉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标志,显示疱疹病毒可能在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循着这一发现,为明确疱疹病毒在人类痴呆症发生中的作用,科学家们对比分析了接种/未接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ostavax)人群的痴呆症发生状况。
由于这种疫苗的接种资格是根据个人的确切出生日期来确定的—— 1933年9月2日之前出生的人没有资格、并且终身没有资格接种该疫苗,只有1933年9月2日或之后出生的人有资格接种该疫苗;新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直至本研究的随访期结束后才在英国上市,因此研究中所采用的队列可如实地反映预防带状疱疹(shingles)发病对于预防和延迟痴呆症发作的效果。
该研究纳入了16595名在1933年9月2日至1934年9月1日期间出生的威尔士成年人,并且排除了此前已经被诊断为痴呆症的患者。
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两组1933年的人群出生队列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一个队列(队列1)仅有0.01%接种过带 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另一个平均年龄和队列1仅相差一个星期的队列(队列2)中有 47.2%的人接种过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针对两个队列进行长达7年的随访中发现:
人群痴呆症发生率相差3.5%(p=0.019), 而接种疫苗的人群较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痴呆症发生率低19.9%! 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分析了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降低不同类型的痴呆症情况, 分别是:阿尔茨海默病17.9%,不明类型痴呆症19.1%,血管性痴呆症18.8%。 除此之外还发现,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方面,女性结果优于男性。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不是由于其他混杂因素所造成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表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仅仅减少了痴呆症的发生,而没有减少任何其他常见的死亡或疾病成因;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没有导致其他疫苗接种或预防性健康措施的增加。此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出生日期(1933年9月2日)作为接种疱疹病毒疫苗的资格界定,没有其他的健康干预措施(如健康保险资格)被纳入这一资格界定。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因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该疫苗的保护效果在女性中远强于男性,而对于血管性痴呆,性别对于疫苗的保护效果并无显著影响。
总言之,本研究结果表明,疱疹病毒在痴呆病因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而针对带状疱疹病毒的疫苗很可能是预防或延缓痴呆症发病的有效手段,未来亟需进一步的机制性研究来验证这一发现,并深入探讨疫苗是如何产生这种惊人效果的。
作为痴呆症最常见的疾病形式,阿尔茨海默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新药研发的焦点。今年1月,卫材(Eisai)和渤健(Biogen)联合开发的lecanemab(商品名:Leqembi)获得了美国FDA的 加速批准 用以治疗AD。然而,我们距离治愈AD、甚至防患于未然——预防AD的发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篇研究的结果为包括AD在内的痴呆症的预防及未来的治疗方法指出了可行的新途径。
相比于目前获批的痴呆症疗法,疱疹疫苗的成本相对较低,这意味着疱疹疫苗在预防或延缓痴呆症方面更具成本效益,利于推广。更为重要的是,疱疹疫苗减少了痴呆症的发生,这或许是未来研究痴呆症发病机制的一个新方向,而关于痴呆症病因的研究进展反过来有望催生出其他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来源:药明康德、疫苗圈等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