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营养不良和假单侧格状角膜营养不良同时存在怎么做基因检测?

2023
06/09

+
分享
评论
佳学基因检测2022
A-
A+

关于患者独特的假单侧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值得一提的是,角膜营养不良(包括 LCD)通常是双侧和对称的疾病,尽管也有一些单侧或明显不对称的病例报道。

眼科遗传病基因检测导读:

视光学异常基因检测机构的科谱文章中会介绍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是一种罕见的累及角膜上皮的疾病,其特征是存在大量小的圆形上皮内微囊,广泛分布于睑间区并延伸至角膜缘。虽然有些人可能没有症状,但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通常与复发性角膜糜烂有关,角膜糜烂会导致眩光、畏光、异物感、流泪、隐形眼镜不耐受以及继发于上皮下瘢痕形成的视力下降。这种病理学与角膜特异性角蛋白 K3 和 K12 基因 [分别为 KRT3(MECD2,OMIM #618767)和 KRT12(MECD1,OMIM #122100)] 的突变有关,并作为具有各不相同的临床症状的常染色体显性特征遗传。角蛋白是中间丝蛋白,在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形成致密的纤维支架。具体而言,KRT3 编码 II 型中间丝,其改变预计会对 K3/K12 异二聚体复合物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上皮细胞异常脆弱。迄今为止,在 KRT3 中总共发现了 4 种不同的致病突变,它们都与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相关。

另一方面,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是线性基质淀粉样变性的一种遗传形式,其特征是细的分支折射线和/或通常在第一个十年末出现的上皮下白色卵圆形点。症状通常包括复发性角膜糜烂和视力障碍。报告的 LCD 病例表现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并且与转化生长因子-β 诱导 (TGFBI) 和凝溶胶蛋白 (GSN) 基因的错义突变有关。

在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和假单侧格状角膜营养不良同时存在怎么做基因检测,介绍了一名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研究,该患者携带新的 KRT3 突变,并伴有家族性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和假单侧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这是眼科疾病基因解码报告的具有多种疾病表征的基因原因可以明确鉴定的病例。

眼科疾病的致病基因鉴定基因解码基因检测结果

一名 56 岁的河南妇女因疼痛刺激和双眼 (OU) 视力逐渐丧失而到佳学基因合作三甲医院眼科就诊。患者的眼部病史显着为自儿童时期的畏光和超过 17 年的复发性角膜糜烂。最佳矫正视力右眼 (OD) 为 20/400,左眼 (OS) 为 20/30。裂隙灯检查显示双眼上皮有多个中央微小囊肿,仅右角膜有格状病变,由前角膜基质中的线状细分支混浊组成。 OD 还呈现位于角膜下部的上皮下和前基质纤维化。还可以观察到 OU 中的角膜后鳄鱼皮鲨鱼绿变性。这些发现与 MECD 和单边 LCD 兼容。进行总血清蛋白、血清蛋白谱和免疫电泳以排除临床上无症状的副蛋白血症或其他血液学恶液质。获得的血清学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至于家族史,她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但没有观察到格子线,而根据眼科检查,母亲和姐姐没有任何角膜改变。

临床检查结果

A,从患者的右眼和左眼(分别为 OD 和 OS)获得的裂隙灯逆光图像显示多个微小的上皮微囊,其延伸至角膜缘,并且在睑间区域中数量最多,周围上皮清晰。此外,在 OD(左图)中也观察到中央上皮下疤痕和蜘蛛状分支模式中的多条格线局限于前中间质。 B,患者(个体II:1)的家系显示了具有MECD表型的KRT3基因中的变异体c.1492G> A的共分离分析。

眼科复杂疾病的致病基因鉴定基因检测分析

为了确定疾病的分子原因,对患者的 DNA 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根据家族史和报告的病例,分析了四种不同的基因(GSN、KRT3、KRT12 和 TGFBI),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最可能的遗传模式。只有KRT3基因中的杂合核苷酸变异c.1492G>A(氨基酸变化p.Glu498Lys)被鉴定为推定的候选突变,通过Sanger测序进一步证实。所有计算机致病性预测因子都表明该变体会产生有害影响,而 PhastCons 和 PhyloP 程序确定该变化会影响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位置。该突变未在 137 名对照个体的内部队列中发现,也未在人类多态性 (dbSNP) 和突变数据库(HGMD 和 Uniprot)中发现。此外,对同样受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影响的患者父亲的 DNA 进行 Sanger 测序,确定了相同的杂合突变,进一步证实了 KRT3 中 c.1492G>A 变异与家族性 MECD 表型的共分离。

基因解码师对基因检测结果的病理学分析

眼科多疾病并存的基因检测报告了一例共存的家族性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患者的假单侧 LCD。之前与这 2 种表型相关的所有基因的分子筛选揭示了 KRT3 中的一种新的错义致病变异(c.1492G>A,p.Glu498Lys),与形态学和临床 MECD 发现相关。在这方面,已经在患有 MECD 的家族中报道了改变相同氨基酸残基的类似错义突变(c.1493A>T,p.Glu498Val)。这些发现强化了已鉴定的 KRT3 变体 c.1492G>A 作为佳学基因案例中家族中Meesmann 角膜营养不良 (MECD) 的分子原因,也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遗传。

关于患者独特的假单侧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值得一提的是,角膜营养不良(包括 LCD)通常是双侧和对称的疾病,尽管也有一些单侧或明显不对称的病例报道。虽然偶尔会引起格子样变化由于继发于 MECD 的复发性上皮损伤,或由于副蛋白血症性角膜病变,正常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和患者 OD 中注意到的经典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病变表明这可能是该疾病的独特单侧变异。然而,应考虑对患者进行血液学随访,以确保格子表型不会在全身受累前出现。关于基因诊断,GSN和TGFBI筛查未发现本例患者有任何致病突变。因此,观察到的角膜表型是假单侧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因为缺乏支持的遗传证据,尽管一些作者也报道了临床诊断为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的患者没有分子原因。在这方面,重要的是要强调在患者身上观察到的晶格线似乎不是轴向分布的。这一特征,加上格线的单侧性质和父亲的缺失,都反对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无论如何,已识别的 KRT3 突变 c.1492G>A 似乎与这种独特的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LCD) 表型无关,因为父亲也有相同的突变,但尚未表现出这种疾病。因此,目前的临床数据无法阐明目前的联合角膜表型是否是共同致病机制或相邻遗传缺陷的表现,或者只是 2 种罕见疾病之间的巧合,如先前在其他类似事件中报道的那样,需要进一步的功能分析执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营养不良,MECD,KRT3,格子状,LCD,角膜,基因,眼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