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炭罐出水总氯咋超标了?!另附:透析用水监测指标超标应急处置预案
若发生透析用水监测指标超标,怎么办?
一则维修案例分享如下:
“近日,某中心早晨规范检测总氯,结果真的超标了,虽然只是半定量的方式检测,因是比色卡,也存在肉眼主观的观察结果,但不同人员观察后,同样的结果,且使用另外一种检测试剂后,同样显示超标了,随即监测了水路末端总氯情况,汇报‘良好’,松了一口气,紧锣密鼓的检查活性炭罐到底是怎么了?”
首先,水路末端回水总氯正常,也是实属难得。
难道是原水污染,自来水投放氯仿过多?也有可能,毕竟到了夏季。
难道活性炭失效?滤料更换时间在半年以内。又经过对原水与活性炭罐出水的检测比较得知,活性炭罐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经上期推文得知,最好将活性炭罐安置在树脂罐之前。
控制头内部损坏?观察到控制头活塞位置不正常,未处在正常产水的位置,初步判断是控制头工作不良导致的超标。随即展开对控制头的维修工作,发现活塞进出阻力较大,涂抹润滑剂后,安装复位,手动启动正反冲后,出水总氯正常。
“症状被终结...”
基于上述维修案例,小编抛砖引玉,暂建议如下:
1、技师日常巡视时,对于控制头的时间,所处状态等一一进行查看,及时发现异常,尽早维修,切勿把巡视弄成“走马观花”,小问题难发现,需要你心系透析室。
2、重视日常对于水处理指标的把控,注意定时巡视。
3、若发生一级/二级泵故障,立即启动单级供水预案,必须熟练掌握。
4、检测试剂:建议配备两种(个人建议),适当增加客观检测的可信。度,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5、制定应急预案,并熟练掌握。
6、做好记录。
以下是透析用水监测指标超标相关应急预案[1],惠存:
1、发生原因
(1) 原水被污染。
(2) 前处理系统污染:没有及时更换保安过滤芯。没有按供水要求定时对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及软水器进行反冲和再生。未按规范及时更换石英砂、活性炭和阳离子树脂。
(3) 反渗水被污染:反渗膜破膜。反渗机未按操作规范进行清洗和消毒。
(4) 受检样本被污染。
2、应急预案
(1) 严格进行采样复查,并增加采样点进行排查,如原水口、砂滤器出水口、炭灌出水口、软化水出水口等,及时找出污染原因和污染源。必要时留取无菌生理盐水样本作对比试验。
(2)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留取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相关的化验检查。
(3) 怀疑或确定反渗水被污染时,应立即停止透析治疗。
(4) 审视反渗机是否已按规范进行消毒,检查反渗机使用的消毒液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消毒液原液浓度、有效浓度、消毒时间是否达标。
(5) 排除反渗水污染原因,确保反渗水安全后及时恢复透析治疗。
3、预防措施
(1) 按操作规范每天监测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对反渗机进行清洗和消毒。
(2) 按供水要求定时对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及软水器进行反冲和再生。(3) 定期清洗盐缸,确保盐缸内的盐水达饱和状态。
(4) 定时更换前处理系统的保安过滤芯、石英砂、活性炭和阳离子树脂等。定期更换反渗膜。
(5) 按规范要求定时检测反渗水余氯含量、软水硬度、pH值等,确保在安全范围。
(6) 每月对反渗水细菌进行监测,至少每3个月对反渗水内毒素进行监测1次。
(7) 抽取反渗水样本及检测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
(8) 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正确处理。
根据透析用水监测指标超标应急处置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
4、制定流程
制定停水、停电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5、记录和质量改进
制定“水处理维护工作表”和“透析用水设备使用登记本”, 每天登记运行数据、监测数据以及水处理的保养、维护和维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及时追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参考:
[1]刘永红. 透析用水安全管理实践与效果[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102-104.
[2]2021版SOP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