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医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平台?

2023-06-06 15:43

中医药的发展更依赖平台,而且这个平台必须像正义女神一样,蒙住眼睛,只认数据采集流程和客观分析方法,不受权威的影响。

中医药行业需要的平台,是价值互联的平台,是数据的平台、智能的平台、文化的平台及依法合规的平台。

举例称,什么是数据的平台?它的首要含义是确权、有主,流通分享获益。互联网自诞生以来,除了顶层平台给开发者、内容提供者提供了量化回报之外,一、二流及以下的平台可以说是以窃取数据价值为业的:医师开了处方,病人热情评价了医师,数据会重视这个处方,但不会回报这位医师。

近年来数据利用、数据交易已成产业,多个大数据交易所成立,数据经纪、数据报价和撮合都发展了起来,类似《健康界》角色的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日前也宣布申报持牌数据经纪人。

但数据交易所上线的数据包是脱离平台的(绝大部分是个人信息),内嵌在平台的数据利用才是“价值互联网”。例如健康界APP对用户阅读、互动行为的奖励,相对数据交易,就是更正宗的“价值互联”,通往一种终极的货币循环、生态共生、利益共享、赋能发展的状态。

78071686036156245

为什么医疗健康业需要“价值互联”?

最初的互联网是内容互联,内容本身有共享的需求,所以平台没有“价值互联”的意识比较正常。但在医疗领域,从业者提供的是专家服务,在web 3.0时代,我们对平台的一切印象都要刷新,我们要把互联网看作柜台、办公室和统计研究中心。

从可行性上讲,这样的平台在电商领域已经实现了。这几年在平台做电商的感觉自己“像上班一样”,平台生态在神奇的市场规律作用下,分化为做货的、做内容的、做品牌的、做店的,自己只需要管好一摊事,其他方方面面都可以搜索、建交、洽谈、获得。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淘宝时开创了担保交易,抖音时开店连会计都不需要有,财务已经全自动化了。从经验容易得出,平台功能强大、简洁流畅,是参与者省心工作的前提。但医疗健康和电商也有根本的不一样,电商是以消费者选择为准,平台推动供应商完全竞争;而医疗是主动提供服务,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根本不同的,发展的动力在医疗行业内,平台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自《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后,2022年12月19日国务院出台“数据二十条”,2023年3月组建了国家数据局,医疗行业在与平台打交道确定数据结构、产品功能、共享、审计、责任时,已经有法可依。

医疗(处方)、OTC、导医,类似金融市场的场内、场外和经纪业务,是分类监管的;此外还有自由的市场,即保健。对于平台来说,这四个部分是互联互通,又相互独立的。基于知识图谱的AI近年已经推出了成型的产品,这使得医疗信息化将进入云计算时期。在“数据确权收益+云计算技术变革”的时期,全面的规划平台,是占尽天时地利的一件事情。

中医药行业价值互联的形态如何?

一、中医药的医生、病患反馈数据非常重要。西医是从实验室出来,研发、上市周期很长,但一旦上市后就承担“有限责任”、争议不大,而且药品是标准化的。中药不同,首先药材不是标准化的,种植户较了解自己的药、饮片厂较了解自己的质量,成药企业与医院采购实验室研究均一化投放,实现小规模的标准化;医生对常用药有了解,病人的情况则病情不一、千人千药,最终造成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是个别的、都互相影响、都非常重要。平台只有充分、科学利用了数据,才能推动行业实质性的发展。

二、中医药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在高度活跃的社区里,文化方面有大文章可做,文化承载了价值。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使得文化产品的变现更容易,在这方面有东风可乘。

三、中医药处在接轨科学,临床数据需要回炉重造、回到实验室和理论界再造中医学,要有研发投入,用于客观检测手段和设备的研究、用于学科建设。平台同时具有商业性和公共性,不仅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对行业发展也有导向责任。

总的来说,中医药的发展更依赖平台,而且这个平台必须像正义女神一样,蒙住眼睛,只认数据采集流程和客观分析方法,不受权威的影响。

下期从大纲切入,即构造中医药行业价值互联的平台,在协商沟通、技术手段、流程、模块、打通线上与线下、合规设计上需要从哪方面考虑问题。

(文中图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中医药,处方,互联网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