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不同规格,适应症居然不同
姓名:患者 年龄:65岁
性别:男性 科室:呼吸科
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Rp:
1、乙酰半胱氨酸片(0.2g*20片)x 3盒
Sig:口服 0.2g 一日三次
点评结果
此处方为合理处方,但是有2个问题需要思考。
乙酰半胱氨酸有两个规格,0.2g和0.6g,并且不同规格的说明书【适应症】是不同的,是否需要超药品说明书备案;
作为慢阻肺的长期管理药物之一,这个剂量对于患者是否合适?患者需要服用多长时间?需要我们评估。
谈谈自己的思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慢阻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多为咳嗽伴随症状,痰液常为白色黏液浆液性,常于早晨起床时剧烈阵咳,咳出较多黏液浆液样痰后症状缓解;急性加重时痰液可变为黏液脓性而不易咳出。
这也是我们呼吸科查房时,经常要查看患者的痰液颜色,从颜色上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以大致判断感染病原体的类型。
在慢阻肺的稳定期,有一类药物非常重要,它们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NAC)、羧甲司坦、厄多司坦、氨溴索等,具有祛痰和抗氧化双重作用。
NAC
药理作用
(1)强力祛痰作用:分子中所含的巯基(- SH)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粘滞性,使痰液化而易于咳出;
(2)抗氧化作用: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抗氧化作用。直接作用是含有还原性的化学基团清除自由基;间接作用是发挥谷胱甘肽前体药物的作用,维持肺脏中足够量的谷胱甘肽;
(3)抑制肺部炎症;
(4)降低病原微生物致病性;
文献一
名称:《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每日两次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性质:由钟南山院士领导,34家中国医院参与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
结果:共纳入1006例[NAC组(600 mg.2次/d) 504例,安慰剂组502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治疗1年后发现,NAC组的急性加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每年1.16次/患者和1.49次/患者,P=0.0011),降低 22%,尤其以中度患者的急性加重减少更显著(降低 39%)。
文献二
名称:《祛痰/抗氧化药物治疗COPD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性质:为国内外公开发表的RCT。
结果:试验组使用高剂量NAC、羧甲司坦、厄多司坦患者的年急性加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高剂量NAC、羧甲司坦患者的年急性加重率均显著低于低剂量NAC。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文字是我在呼吸科进修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