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文献阅读】儿童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06-04 11:25

综上所述,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是导致流感重症病例甚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链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

62041685835200304

2023年春季的流感大流行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对流感的警惕不可放松,近期看到关于流感合并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文献,在此分享给大家。

俗话说“病毒搭台、细菌唱戏”,有哪些因素是“舞台”的构成材料呢?

该文分析得出结论:有基础疾病、未接种流感和(或)肺炎链球菌疫苗、首次NAI使用时间>48 h是流感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97491685835200579

讨论

过去100年全球发生了4次流感大流行,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1957年亚洲流感(H2N2)、1968年中国香港地区流感(H3N2)及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合并细菌感染为流感最主要的并发症,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是加重流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甚至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2,3]。MacIntyre等[2]对15项普通或PICU住院流感患儿的研究进行分析,合并细菌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为16%(普通病房平均为5%,PICU平均为32%)。2009年我国17家医院810例流感患儿的多中心研究显示,合并细菌感染发病率为14.0%(88/627);革兰阳性菌占60%以上[4]。本研究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普通病房发病率为5.3%(81/1 515),PICU发病率为15.7%(27/172),与既往研究相符。但因部分病例未进行病原学检查,或在病原学检查前已使用抗生素导致阳性检出率下降,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对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的流感患儿,应在使用抗生素前多次送检体液标本,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测,提高阳性率。

本组分离的病原菌大部分来自呼吸道标本,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9.7%(104/116)。94.7%(89/94)的肺炎链球菌菌株分离自5岁以下儿童,54.3%(51/94)分离自2岁以下儿童,与方潮等[8]研究相符。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均来自5岁以下儿童,A群链球菌菌株5岁以下儿童占72.7%(8/11)。提示5岁以下儿童不但易患流感,也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能与5岁以下儿童脏器功能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通过改变机体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等多种途径,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彼此易感性和致病性有关[9,10]。流感病毒感染后,破坏呼吸道屏障,促进细菌黏附、定植;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3等]及趋化因子失调,增强细菌黏附,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对细菌的清除力[10,11]。细菌感染后,产生特定蛋白酶、纤溶酶原活化物,通过裂解活化表面血凝素蛋白,增强流感病毒的致病性[12]。

流感流行呈季节性和周期性,我国亚热带地区流感流行呈年周期性、半年周期性及冬春季高发趋势[13,14]。本组流感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全年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1~3月,与流感流行季节相似。存在基础疾病是流感、肺炎链球菌及MRSA感染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甚至死亡的危险因素[6,8,15]。本组6例死亡病例中,仅2例合并基础疾病,余4例既往体健,提示健康儿童仍可能发生危重症,值得临床重视[16,17]。

接种疫苗是目前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发病率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6]。Flannery等[18]的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流感病死率。接种流感疫苗也可降低细菌感染率,如儿童急性中耳炎、A群链球菌感染发病率及严重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发生[19,20]。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不但可以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还可降低流感发病率及病死率[21]。Li等[22]的研究显示,接种组(3/4接种两种疫苗,其余接种两种疫苗之一)与非接种组相比,流感、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合并肺炎球菌感染疾病的罹患率分别降低46%、29%、36%及52%,总病死率也降低57%。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流感季节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23]。本研究中,仅有2例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儿发病前1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所有患儿均未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进一步体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本研究观察组患儿较未合并感染的对照组更易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反复、咳嗽、喘息气促、意识障碍、肺部湿啰音,且在疾病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提示流感患儿病初出现严重症状(如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低血压和持续高热等)、经抗病毒治疗病情好转再次出现反复甚至恶化或经抗病毒治疗3~5 d病情未见好转的,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24]。

本组革兰阳性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A群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高达91.0%(10/11)、81.8%(9/1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均耐药;与2018年我国CHINET报道相符[25]。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敏感性在70%以上,对大部分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仍有良好治疗效果,与既往研究一致[8,25]。本组3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均耐药;国内多中心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菌株青霉素耐药率可达80.4%,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性仅为48.4%、40.0%[26],提示针对流感合并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时选择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需慎重,初始经验治疗建议选择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针对A群链球菌可首选青霉素或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Ricketson等[27]研究表明,未正规使用抗生素治疗组较正规治疗组病死率增加5.6倍。高危患儿发病后应尽快完善病原学检查,一旦存在细菌感染证据,不必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应尽早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8]。NAI是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最常用的药物,在发病48 h内予抗病毒治疗,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可有效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即使超过48 h,也可从中获益[29,30]。NAI是神经氨酸酶蛋白抑制剂,可抑制其活性或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进而阻断流感病毒感染后细菌的黏附、定植,增强机体对细菌的易感性[10,31]。

综上所述,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是导致流感重症病例甚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链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多发于冬春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部分存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存在基础疾病、未接种流感和(或)肺炎球菌疫苗、首次NAI使用时间>48 h是流感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流感患儿应在起病48 h内予NAI治疗,尽快完善病原学检查,一旦存在细菌感染证据,不必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应尽早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我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低,应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疾病防控。在流感季节加强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可能是预防儿童流感、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策略。

周慧, 武宇辉, 于芹, 等.  儿童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J]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2, 29(3) : 192-19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2.03.00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群链球菌,头孢曲松,病原学,抗生素,流感,病毒,肺炎,疫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