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ACC:急性心衰强化治疗的效果不依赖射血分数
每日毅讯
2022年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STRONG-HF研究证明,急性心力衰竭的强化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出院前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和醛固酮抑制剂的最大推荐剂量的50%,出院后两周调整到最大剂量),在180天的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与症状改善方面全面优于常规治疗。然而,人们不禁联想,这些AHF患者的LVEF水平是否决定了他们的获益与否。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来自STRONG-HF研究的最新分析结果,深入探讨LVEF对强化治疗获益的影响。
研究者在STRONG-HF研究中招募了因急性心力衰竭(AHF)住院且未接受足剂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治疗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在干预组进行迅速的口服药物滴定+密切随访(高强度治疗组)或常规治疗组,不论患者的LVEF水平。主要终点是第180天时HF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在随机分配的1,078名AHF患者中,731名 (68%) 的患者LVEF≤40%,347名 (32%) 的LVEF>40%。在主要终点上,高强度治疗组相比于常规治疗组的获益在整个LVEF范围内是一致的(交互P=0.372)。治疗组从基线到第90天的EQ-5D量表获益在LVEF较高水平时差异略大,但作为连续变量的LVEF与治疗策略之间没有交互作用(交互P=0.358)。严重不良事件也与LVEF无关。
毅讯点评
本研究作为RCT研究的亚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AHF的强化治疗带来的事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善与患者的LVEF水平无明确关系。因此,不论什么LVEF水平的患者,均适用于AHF强化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时,心力衰竭急性期的血压水平和初始病因也是我们在执行强化治疗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STRONG-HF研究执行期间内还没有SGLT2i的心衰适应症。因此,如果增加SGLT2i的强化治疗,有望带来更加明显的获益。
参考文献: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3.426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