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丨孩子眼中的“未来医院”
“未来医院”有多智能?
智慧化医疗环境如何防范“黑客”?
医学生的“小宇宙”有多酷炫?
5月27日,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未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出现一群身穿蓝色马甲的特殊小客人。他们是由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招募的南方报业小记者,这20名小记者跟随医生导师们,参观温馨的儿科门诊、了解“0人工”的智能运输系统、探索无人驾驶的有轨小车、参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顶尖医疗设备、走进医学生的“小宇宙”,收获满满!
幼儿园般的儿科门诊
研学营第一站,首先参观了中山一院南沙院区的沙盘,系统了解“未来医院”的建筑规模和功能服务。
▲行政部科员刘琮瑶介绍院区总体布局
小记者们在儿科门诊组长阮丽情的带领下,参观了“不一样”的儿科门诊。这儿的儿科门诊区缤纷多彩、充满童趣,儿童游乐区、共享童书、共享童车、童趣壁画、汽车造型检查床……别出心裁的小巧思,让小记者大开眼界,来自中山市迪茵公学三年级的梁乐程小记者不得暗叹说:“感觉像来到了幼儿园,平时看医生的恐惧感一点都没有!”
▲儿科门诊组长阮丽情对儿科门诊情况进行讲解
“0人工”的“气动暗道”
研学营第二站,小记者们来到了采血中心。区别于传统抽血室,这儿采用“智能采血系统+标本气动即时传输系统”,全过程全自动传输,无需人工操作,无缝链接检验中心流水线。
门诊一区组长韩铭欣向小记者们介绍道,“这套系统是隐藏在墙体和天花里的‘气动暗道’,标本穿墙而过,几十秒就可以自动送达检验中心。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运输、分拣、录入等工序现在全部瞬间完成,非常方便!”
小记者们好奇地拿着采血单扫描打印试管,亲身体验了血液标本实时传输,体育东教育集团均和小学的邓琳琳说:“以前都是护士定时来收取试管,现在‘咻’地一下就飞走了!”
▲门诊一区组长韩铭欣展示气动物流系统操作流程
为有轨小车发车、体验院区智慧物流
沿着院区智慧物流轨道,研学营来到检验中心,倒挂在头顶的“有轨小车”,让小记者们大呼“太酷啦”!
小车可以送什么东西?会不会出现拥堵的问题?小记者带着好奇,体验“有轨小车”发车。检验技师董乐健为小记者介绍道,“这些无人驾驶的小车载着各类标本、耗材快速穿梭在全院90多个科室,实现院内物流高度智能化,保障物品高效、安全地输送。”
▲检验技师董乐健带领小记者体验“有轨小车”发车
在检验中心,检验技师朱宏基还为小记者们介绍了显微镜的构造,科普血液中的要工作细胞的类型和功能,带领研学营观察痰液标本。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五年级的林浈臻说:“第一次通过肉眼观察到奇形怪状的细胞,特别有趣!”
▲检验技师朱宏基带领研学营观察痰液标本
医学生的“小宇宙”有多劲爆
小记者们来到了百年文化长廊,通过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了解中山一院的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跟随许园园医生的脚步,共同求索“如何成为一名医生”。
医学生的成才之路有多长?为什么会想成为一名医生?中山一院儿科医师、博士后许园园向小记者们分享了她的求学、从业经历和感悟,带研学营走进医学生的“小宇宙”。
▲儿科医生许园园分享从业经历和感悟
小记者们参观了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顶尖医疗系统和设备让小记者挪不开眼!为什么要用机器人完成手术?遇到医疗“黑客”怎么办?国内医疗技术可以自己造手术机器人吗?小记者围着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梁玲主任争先发问。
原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裸眼3D效果,使手术视野放大10倍;像章鱼触手般的机械臂;可转腕的手术器械,其弯曲及旋转的程度远超越人手极限,比人手更灵活;颤抖自动滤除直觉式操控技术,还能消除人手的自然颤抖,让医生的操作更加稳定、自然、精确、安全;手术室示范教学系统,可以全方位直播和录播;观摩走廊智能玻璃隔断一键展示或隐蔽,现场观摩更直观;“师带徒”形式多种多样,是培养更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设备。
▲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梁玲主任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在智慧化、信息化的未来医院,不仅仅需要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而且需要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和稳定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才能更好地保卫健康。
活动尾声,梁主任为小记者颁发研学证书,启发思考,“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欢迎小记者们学成投身未来医院建设!”
孩子们眼中的“未来医院”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通过文字、绘画、视频提交了研学手记,记录自己在“未来医院”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参观未来医院有感
张爱莎
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小学二年级
在周末,我有幸跟着南方报业小记者团队,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在那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
我们参观了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中心主任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了达芬奇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我们真的大开眼界!我了解了远程手术是什么,除颤是什么。真期待手术机器人能为病人带来更好的手术体验!
探访未来医院
梁乐程
中山市迪茵公学三年级
科技感满满的南沙院区,是个现代化花园式医院,没有浓郁的消毒水味道,宽敞明亮,一楼有咖啡厅,每层楼都有舒服的沙发休息区,让人轻松愉悦,不再是冰冷的座椅,非常人性化,是个很有温度的医院。希望未来的医院都长这样,让大家都不抗拒看病,只是轻松地去医院看看“老朋友”。
我心中的未来医院
李泰然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二年级
南沙院区很漂亮,就像一座江边的花园,它还有医用直升机停机坪、海上救治码头,真的是海陆空一体化呀。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儿科诊室里带电视的雾化机,以及卡通造型的共享儿童手推车,宝宝们看病也没那么害怕了。这些温暖的设计,真希望越来越多。
END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洪燕文、钟 哲
摄影:吴昂霖
编辑:郭梓炜
初审:潘曼琪
审核:赖佳明
终审:彭福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