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大作用!肠梗阻不开刀,一根导管显奇效
说到“肠梗阻”,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大名鼎鼎”的外科急腹症,一旦发作,患者会出现难以忍受的腹胀、腹痛、呕吐等症,停止排气排便,非常痛苦。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原本就遭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既免去开刀之苦,又能解除梗阻之困呢?
近日,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消化内科巧妙让一根小导管发挥大作用,成功治疗了一例肠梗阻。
治疗前
5月22日晚,一名85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张某,以“腹痛伴恶心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收治到消化内科。经了解,1个月前,张某刚在外院行腹主动脉瘤Y型支架置入术,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查体见腹部明显膨隆,全腹压痛,叩呈鼓音,听诊可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音(行腹部听诊时,胃肠道蠕动发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肠鸣音),急诊行腹部立位片,可见全小肠扩张及气液平,考虑低位的机械性肠梗阻。
内镜下置入肠梗阻导管
然而,在经过禁食、胃肠减压和灌肠等一系列治疗后,张某腹痛、腹胀、呕吐症状仍未缓解,还逐渐加重,心率110次/分,因膈肌抬高压迫心肺,导致出现呼吸稍促,胸闷。因为张某高龄,基础疾病多,不适合实施外科手术, 但若不进行手术治疗,危险的肠梗阻就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出现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意外何时发生,难以预测。详细讨论病情后,消化内科主任张排旗决定行胃镜引导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胃镜引导及内镜技师配合下,张排旗不借助任何器械,很快把肠梗阻导管的头端顺利置入十二指肠水平部以远,置入深度160cm,接上胃肠减压,瞬间可见大量黄色肠液沿导管腔快速流出,患者自感腹胀明显缓解。
经过每日送入肠梗阻导管20-30cm、每日复查腹部立位片等治疗,气液平及扩张的肠管逐渐减少。4天后,送入肠梗阻导管深度已达240cm,张某目前已排便排气,口服流食无不适感,其本人和家属特别高兴。下一步准备肠道,做肠镜寻找引起肠梗阻的病因。
治疗后
张排旗介绍,肠梗阻导管约3米长,头端有导引子和水囊,在胃镜引导下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起始部,可通过肠蠕动及重力共同作用,让导管“长眼睛”一样“游”入小肠内,不断前进。同时,外置的负压吸引管,可不断吸引肠道内积存的废物及积气,反复用头端冲击梗阻处,直接抽吸减压,可迅速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消除肠管水肿,缓解梗阻症状,可使某些高危的肠梗阻患者(例如高龄、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免于手术治疗,或者为高危患者的手术治疗创造更好条件、赢得更长的术前准备时间,从而规避或降低治疗风险。此外,肠梗阻患者在插入导管后如果恢复顺利,很快就可以进食稀饭等流质食物,通气排便后即可拔出导管。
中铁西安医院消化专业及消化内镜技术全面,目前国内开展的内镜下治疗在消化内科均能常规开展。科室拥有先进的奥林巴斯290内窥镜系统、超声内镜系统及内镜清洗设备,大型C臂和数字胃肠X光机等。如果您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呕血或便血),腹水,黄疸,不明原因纳差、消瘦,吞咽困难等消化道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