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腕踝针刺治疗优化无痛胃镜麻醉方案及改善无痛胃镜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
无痛胃镜检查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异丙酚联合阿片类药物是一种用于无痛内镜镇静和麻醉的常见药物。在临床工作中,麻醉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往往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丙泊酚用量的增加,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往往会引起患者检查后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标
观察腕踝针刺疗法对无痛胃镜检查中及检查后麻醉机制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麻醉,分别采用萘布芬和丙泊酚方案,在患者失去意识后开始胃镜检查,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和生命体征监测。如果患者因术中扭转而中断手术,则使用静脉注射丙泊酚来缓解其不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腕踝关节针刺。
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一般数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的苏醒时间和自主行走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丙泊酚总剂量为109±8.17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打嗝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后,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1%、8%、6%和5%,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腕踝针刺治疗可以优化无痛胃镜检查和麻醉方案,减少丙泊酚总剂量;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自主行走时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有利于临床应用。
简介
无痛胃镜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食道和胃的常见病变,如胃炎、癌症、反流性食管炎、食道癌症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将麻醉技术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提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从而提高潜在疾病的检出率和内镜治疗的及时性。异丙酚联合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无痛胃肠镜最常用的麻醉处方之一,也是无痛内镜镇静和麻醉的常用药物。丙泊酚的镇静麻醉作用具有起效快、起效好、恢复时间短的特点。然而,由于其缺乏镇痛作用,通常需要联合阿片类药物来增强麻醉和镇痛效果,并减少丙泊酚的剂量。在临床工作中,丙泊酚麻醉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往往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一方面,随着丙泊酚剂量的增加,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另一方面,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往往会引起患者检查后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减少丙泊酚用量和患者检查后胃肠道反应的治疗方案。
材料和方法
临床数据
本研究经厦门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如下:
(1)体重指数≤28 kg/m2的18-65岁患者;
(2) ASA分类为I-II;
(3)胃镜检查无禁忌症。
排除标准:
(1)患有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
(2) 孕妇;
(3) 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过敏或不耐受患者;
(4)以及手术前服用精神药物或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的患者。
一般情况:
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从厦门市中医院内镜治疗室选择200名无重大疾病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之间的一般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是可比较的,如表1所示。
治疗
所有患者禁食8小时,在检查前完成健康教育,并确认麻醉和胃镜检查的禁忌。在检查过程中,将患者置于左侧位,并给予鼻导管吸氧(6L/min)。留置针打开静脉通道,并连接到多功能检测器,以监测心电图、SPO2、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
对照组根据《中国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中的镇静和麻醉专家共识》,常规用那布芬和丙泊酚麻醉。给药前,患者进行了几次深呼吸练习,包括静脉注射纳尔布芬(0.025 mg/kg),然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直到睫毛反射消失,在对叫喊没有反应后,进行胃镜检查。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运动、皱眉或血液动力学变化(心率增加>每分钟20次,收缩压增加>基础值的20%),则添加丙泊酚(0.5 mg/kg),直到患者再次镇静。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腕踝关节针刺治疗。使用针头(32号,1英寸,0.25毫米直径×25毫米)。关于华托品牌在中国苏州的针灸、选穴和针灸方法,请参阅张新树教授的《腕踝针灸治疗选穴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以下观察指标:
(1)无痛胃镜检查,包括手术时间(从检查开始到检查结束)、苏醒时间(从检测结束到患者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出生日期),自行行走时间(从检查结束到患者能够从自己的床上稳定行走的时间),以及检查期间丙泊酚的总剂量;
(2) 麻醉期间并发症(低氧血症、低血压、打嗝等)的发生率;
(3) 检查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4)以及该检查的操作员和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测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并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χ2分析表示为[n(%)]。方差分析的F检验用于多组之间的比较,如果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胃镜检查中胃镜检查的比较
两组胃镜检查时间为4~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为3.26±0.27分钟,独立行走时间为6.12±0.87分钟,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组丙泊酚的总剂量为109±8.17 mg,低于对照组,如表2所示。
两组麻醉期间并发症的比较
两组无痛胃镜检查中常见并发症如低氧血症、低血压和打嗝的发生率分别为16%、23%和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两组检查后胃肠道反应比较
检查后,治疗组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所示。
操作人员和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操作人员和病人对本次无痛胃镜检查均满意,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操作人员的VAS评分仍较高,为9.89±0.31,如表5所示。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胃镜检查已成为常规体检的重要项目之一,广泛应用于癌症、癌前病变、组织粘膜病变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然而,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恶心、呕吐等不适,导致患者因恐惧或不耐受而中断或终止胃镜检查。在麻醉技术的干预下,无痛胃镜检查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逐渐成为临床上广泛接受的检查方法。然而,每种麻醉剂和阿片类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丙泊酚用于无痛检查时,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20%-24.5%。联合使用纳尔布芬可以减少丙泊酚的剂量,以达到更安全的麻醉效果,因此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案。
目前,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降低丙泊酚的剂量和副作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探索领域。非药物方法,如大量关于针刺镇痛的研究表明,针刺和麻醉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麻醉药物的剂量。在这些方法中,腕踝针刺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有文献表明,腕踝针刺治疗可以增加脑血流量,加速血脑屏障通过丙泊酚,缩短起效时间,从而降低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胃镜手术时间持续了约5分钟,并且两组患者成功完成了检查过程。然而,治疗组丙泊酚的总剂量较小,检查后苏醒和独立行走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腕踝针刺治疗减少丙泊酚剂量或增加β-内啡肽分泌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无痛胃镜手术过程中,特别是丙泊酚剂量高时,诱发呼吸道抑郁和血压波动的风险较高,是无痛胃镜最常见的心肺并发症。在我们的研究中,腕踝针刺治疗组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应该与腕踝针刺组丙泊酚剂量的减少有关,从而降低患者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的发生率。
此外,无痛胃镜检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胃肠道反应。患者在检查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经常感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我们的研究表明,腕踝针刺治疗组打嗝、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文献的进一步质疑表明,腕腕针刺治疗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和迷走神经张力,从而缓解胃肠道痉挛,缓解恶心和呕吐,减轻腹胀和腹痛。胃镜检查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对无痛胃镜检查操作人员和患者满意度的分析显示,两组的满意度都很高,但治疗组操作人员满意度的VAS评分仍然更高,为9.89±0.31。这表明患者和手术人员都对这种检查的麻醉方法更满意;此外,治疗组的患者醒来后独立活动的速度更快,因此这种方法更受医生欢迎。
结论
综上所述,腕踝针刺治疗可以优化无痛胃镜检查期间的麻醉处方,在不影响检查操作和检查者和患者满意度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检查期间丙泊酚的总剂量,从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显著降低恶心、呕吐的概率,术后出现腹胀和其他并发症。这种治疗有利于无痛胃镜在临床实践中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编译:张圣磊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