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总书记走 健康中国行/“民生工程龙引操进校园”暨“2023健康行动”雄安隆重召开 沧州、石家庄同步启动
上图为河北省“民生工程之龙引操进雄安校园”暨“健康中国2023重点行动”启动大会现场图片
5月29日,河北省“民生工程之龙引操进雄安校园”暨“健康中国2023重点行动”启动大会在雄安隆重召开。在6.1儿童节来临之际,作为承担国家“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承担省政府民生工程的具体实施单位,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省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中心)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促进会治未病专委会共同举办。目前直播收视达109.8万人次。
上图为河北省“民生工程之龙引操进雄安校园”暨“健康中国2023重点行动”启动大会现场图片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樊继光,河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副局长王立强,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孔祥骊,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支政、省中医院健康管理部部长张微以及雄安新区三县承担民生工程的卫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承担脊柱防控医疗机构、部分学校负责人代表出席本次启动大会。
上图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樊继光同志致辞
对于本次行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樊继光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站位大局,主动作为。健康中国推进中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措施,是坚持预防为主,龙引操是弘扬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创新探索,各部门做到明确任务、各尽其责,确保这项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制作播放系列科普视频,大力开展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宣传,让中医药治未病理念融入青少儿健康成长过程。三是形成合力,打造品牌。要深入开展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省中医院和脊柱侧弯防控中心要注重工作总结,进一步凝炼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健全完善“普查、干预、宣教、科研”四位一体河北模式,以此为优势平台,积极拓展青少儿一站式健康项目、妇产健康管理项目。
上图为河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同志致辞
会上,河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就具体工作做出三项部署:一是在全省全面推进青少儿一站式健康工作。省中医院依托典范项目“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走出了治未病的新道路,本次行动旨在由点及面进一步探索开展扁平足运动康复、近视推拿干预、鼻炎与腺像体肥大中医手法治疗等系列成果,将进一步带动全院及我省全面开展青少儿健康项目。二是深入探索治未病理念弘扬的有效方式。深入推进民生工程脊柱侧弯防控工作,以龙引操为抓手,继续坚持突出预防为主、宣教并行,将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关口再前移,把脊柱健康乃至大健康理念切实带回家庭、传播到全社会。三是钻研带动孕产妇中医药特色干预技术与服务模式。河北省中医院多年深入探索成“一老一小”为主特色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先进模式,多项临床技术收效确切、特色突出,将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深入挖掘中医特色,应用于妇幼、青少儿、慢性病、医养养老领域,延伸院前、院后健康服务,探索推进全生命周期的大卫生、大健康新格局。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副局长王立强表示,雄安新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严格落实推进民生工程在雄安新区落地生根,将从三方面做好民生工程脊柱侧弯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效完成民生工程。统一部署和明确规划各部门任务分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认真组织、加强协同,高效完成民生工程各项任务。二是加强社会宣传,弘扬未病先防理念。以“龙引操进校园”为依托,多渠道广泛宣传脊柱侧弯防控科普知识,加大“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宣传,弘扬未病先防的先进理念,促进家校共育,以“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全员养成合理的健康理念,进而推动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三是加强亮点工作,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积极学习河北省中医院先进的健康管理模式,以落实民生工程脊柱侧弯防控工作为抓手,与“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健康雄安行动”相融合,开展青少儿健康等适宜技术推广,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同时为新区引进的人才子女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助力于提升雄安新区卫生健康服务与医疗保障水平。
上图为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支政主持会议。
上图为养生功法指导老师胡增平展示《龙脊导引操》
上图为养生功法指导老师胡增平进雄安校园实地教授《龙脊导引操》
随后,养生功法指导老师现场展示《龙脊导引操》,《龙脊导引操》简称《龙引操》,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河北省中医院结合近年来脊柱侧弯防控大数据和临床干预经验,以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筋骨并重”为指导思想,研制出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操“龙引操”,改善中度脊柱侧弯、预防疾病发生的同时,带动青少儿筋骨及五脏六腑的整体运动,帮助青少儿健康成长。
会上,与会领导共同启动“跟总书记走 健康中国行”——河北省“民生工程之龙引操进雄安校园”暨“健康中国2023重点行动”。
活动宣传海报一经发出,省脊柱侧弯防控中心即收到来自保定、沧州、石家庄等各地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众多学校、医疗机构的踊跃参与,有的积极要求到活动现场交流工作与技术学习,更加增强我们维护好青少儿大健康的信心与决心!活动当天,保定、沧州、石家庄开展分会场,三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在线出席本次启动仪式。
在线上保定市分会场,保定市卫健委三级调研员马学军,保定市教育局四级主任科员王晓军,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酒春惠,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院长王美英,保定市新秀学校书记、校长张国栋,保定市新秀学校副校长罗博霞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马学军表示,保定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这项民生工程,在第一时间统筹协调成立了以卫健委主任庞颖同志为组长的管理团队。截止到目前,已对中小学共计8万多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十余场“龙引操”培训活动,培训教师、医务人员达1000余人,让脊柱侧弯防控工作落实落地。龙引操动作简单易学、动静皆宜、充满乐趣。希望各中小学体育老师能够将龙引操更加深入系统的引进到校园的体育活动中。
在线上沧州市分会场,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滕伟出席了仪式,并表示沧州市卫健委将龙引操进校园做为继承和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抓手,坚持突出预防为主、宣教并行,将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关口前移,通过龙引操进校园,把脊柱健康乃至大健康理念切实通过学生带回家庭、传播到全社会。
龙引操作为健康工程、民生工程和未来工程,将有效扩大沧州市应用中医药特色干预技术治未病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科学运动中健康生活、快乐学习。也会促进广大市民将传统中医技术应用于日常保健,减轻疾病困扰,提升幸福指数。
让我们共同学习传播龙引操,让我们携手推动健康中国行动。
在线上石家庄市分会场,石家庄市长安区卫健局局长毕晓华出席了仪式,并表示石家庄市长安区依托省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中心,成为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的第一家试点,也是推广龙引操的第一家,使广大中小学生切实受益,是非常可喜的。一是健康收效凸显优势。河北省中医院专家先行开展的第一批科研对象中,针对长安区三所试点学校,共计409名小学生进行脊柱健康监测,并对209名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龙脊导引操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通过锻炼及复查监测,209名学生的不良姿势及脊柱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二是龙引操不仅成为中医治未病技术的优秀成果,也是传播中医药文化,培树健康理念的金字名片,在龙引操的推广中,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及家长对脊柱健康的认识及重视,有效提升普查率、健康参与性。
毕晓华表示,我们将深入推进该项工作,切实实践省防控中心提出的“普查 宣教 干预 科研”四位一体的先进模式,形成科学的脊柱侧弯防控体系,为青少年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启动仪式后,进行“杏林护幼 孕育健康”全国知名专家主题学术大会,交流内容包含青少儿一站式健康技术成果展、妇产中医药特色干预为主的新技术交流论坛。
上图为河北省中医院首届全国名中医刘启泉主持培训会议。
上图为河北省中医院健康管理部部长张微主持培训会议。
学术会议邀请9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分别来自广东、上海、山东、江西等地,广东省中医院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陈璇如,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孕产运动指导师首席培训导师王曼华,山东省中医院小儿推拿中心主任于娟,河北省中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郭志梅,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的陈日新,河北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骨干医师刘路,河北省中医院产科主任刘霞,河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赵莉等,涉及孕期调养、产后康复、近视治疗、青少儿生长发育、小儿过敏性鼻炎、腺象体肥大等中医治疗为主特色的学术交流。
编审、排版:宣传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