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值过的夜班,终究会化为晨间那一抹温暖的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身边的人!
这些年,我们值过的夜班,终究会化为晨间那一抹温暖的光,照亮自己,也照亮身边的人……
“任医生,3床呕吐了,您过来看看”
“李医生,5床腹痛……”
“姚主任,10床血压突然下降,您赶紧过来”
“陈医生,20床寒战高热39度……”
对于一名肿瘤科大夫,这些是再熟悉不过的对话,每一个夜班,几乎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临床情况。
肿瘤患者是一类非常特殊的人群,全身各个系统都有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且还会伴随各种紧张焦虑的情绪。正是因为这样,对于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的医生而言,专业的肿瘤科知识、全面的大内科知识与急救技能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耐心且有温度的服务意识。这对于一名肿瘤综合病房的夜班医生而言,其实是非常有挑战的。
▲深夜赶来医院
▲医生朋友圈
▲深夜接患者入院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我们夜班中真实遇到的情景:
案例一
一次,一名肺癌脑转移曾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半夜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抽搐发作,护士紧急叫来值班医生,此时医生凭借患者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迅速做出判断,初步考虑可能是癫痫发作,于是立即启动抢救措施。同时立即请来二线医生和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进一步查体和会诊,并一起向家属告知病情。这名值班医生并非患者的责任医生,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不仅需要了解患者之前的病史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需要协调护士和其他科室医生共同解决问题,回答家属可能会提出的非常多的问题(如为何会出现该症状,有什么危险,能否抢救成功,后续治疗怎么办等等)。而直到该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抢救才算结束。值班医生此时需要及时记录抢救的过程,并写好交班记录在次日与患者的主诊医生进行充分的交班和沟通。而在处理该患者的过程中,这位值班医生还可能随时面临其他有不适(如疼痛,发热等)的患者的诉求并视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解决。
▲紧急抢救
案例二
一名胃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伴腹水的患者进行了腹腔穿刺引流术,凌晨1点护士巡视发现其腹腔引流管附近出现渗液,同时患者出现腹部疼痛,焦躁不安,难以入睡。护士将值班医生叫到患者床旁后,值班医生首先安慰患者,然后立即进行引流管附近的敷料更换,同时给患者使用了镇痛药物,患者1小时后疼痛缓解,但仍无法入睡,再次叫来值班医生,医生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助眠药物,患者表示拒绝,同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在长达1小时的沟通、疏导及交流后,患者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尝试服用小剂量的助眠药物,次日患者对半夜值班医生的心理疏导表示感谢,并表示之后睡了一个安稳觉。
▲凌晨查房
案例三
一名结肠癌术后第一次进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第一天使用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当夜出现了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及发热,由于主诊医生在下班前已给值班医生进行过详细交班,值班医生当即给与止吐,退热等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缓解。但由于是第一次经历,患者明显焦虑不安,即使症状缓解,仍在不停的询问值班医生这样的反应会不会再次发生,后面的治疗会发生怎样的不适,下一次治疗是否有可能不能耐受等一系列问题,在得到耐心的解答后,患者仍然不放心,希望医生给科主任打电话进一步询问。此时已是深夜,值班医生表示次日会跟主任汇报,也会让主诊医生再次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再进一步安慰患者,并给患者举例一些成功克服化疗不良反应的案例,让患者不适缓解后能安心入睡。
▲值班医生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病房值班医生所遇到的真实情景。我们深知,在每一位肿瘤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家庭,他们面临的压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而每一位亲临一线的值班医生,都是在用自己数年的知识积累与一颗崇尚职业精神的初心去对待病房的每一位病患,哪怕医生自己此刻可能也承受着各种压力,比如频繁的夜班不能回家陪伴孩子,不能照顾到家里生病的老人,常常熬夜不能睡个好觉等等,但这些压力,对于早已习以为常,在身着白衣战袍的那一刻,这些都已统统放在身后,脑中呈现的唯有“责任”二字。
作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肿瘤科医生要查阅多少篇文献,看多少份指南,值多少个夜班,给予多少次的倾听与共情,才能千锤百炼,带给患者最以合适的诊治方案,完善的医疗处置与温暖的医疗服务!愿每一位坚守在岗位的肿瘤科医生都能不忘初心。那些年,你值过的夜班,终究会化为晨间那一抹温暖的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身边的人!
关于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由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局第11届“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卫健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领衔,带领了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团队,团队有全职肿瘤专科医护人员65人。团队现有20位医生,1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2位主任医师及7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0%。创建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汇聚上海市三甲医院会诊肿瘤专家400余人。
肿瘤科主要开展包含肿瘤的预防、早筛、影像、病理、手术、放疗、内科、微创介入、重症、心理、中医、康复护理、营养、临床试验和康复。专注于难治性实体肿瘤、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临床转化研究,在突破临床治疗难点方面卓有建树。
团队首创的“5H肿瘤服务模式”荣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建立的国内肿瘤一站式全程全周期个性化服务,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查被批准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创建中国高品质肿瘤服务创新平台,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并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2022年度中国品牌专科”;2022年度“中国十大卓越医生集团”;科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市局课题共6项,期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参加各级大会交流30余次。
医疗审核
贾麟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副主任医师
编辑:沈楚凡
供稿:贾麟
审核:蒲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