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国采,68个品种初步满足条件(附名单)
19省第八批落地消息更新;已有68个品种满足第九批国采基本条件。
01 19省推进第八批落地 68个品种初步满足第九批条件
近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部分品种第二备供企业的公告》,此外,内蒙古、海南、吉林等省也在近期更新了第八批落地进展。
在中选品种落地方面,青海于近日展开中选品种挂网工作,要求于5月31日17:00前完成配送关系确认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中心正针对第八批国采内蒙古中选品种残缺规格展开供应意向征询,涉及氯沙坦氢氯噻嗪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两个品种,合计约定采购量超过25万(片/粒)。
据赛柏蓝统计,目前江苏、宁夏、陕西、甘肃等13省已确认第二备供企业结果(13省完整名单见文末附2);吉林、海南、云南的第二备供企业公示期也已结束,即将发布正式名单,距离第八批正式在各省的落地更进一步。
按照国家医保局在《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开展第八批并落地实施,适时推进新批次药品集采”的要求,第八批国采于7月落地后,第九批国采或将随之启动,按照往批集采4到8.5个月不等的间隔时间推算,其启动时间可能在8月到9月。
据药智网统计,目前尚未纳入国采且竞争格局≥3家的品种已达到198个。从前几批国采竞争厂家达3家及以上、第七批国采竞争厂家达4家、第八批国采竞争厂家达5家的情况来看,第九批很可能延续竞争厂家数≥5家的条件。
易联招采数据显示,目前过评企业数满5家及以上的品种已有68个(完整名单见文末附1)。但由于仍存在过评窗口期,具体纳入下一批国采的品种仍要结合临床使用量、产品价格、专利、产能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完整名单见文末附1
02 保供压力增加对药企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品种,新一批集采规则也是业内关注的重点之一,有业内人士曾向赛柏蓝分析,第九批国采的规则优化仍会集中在保供和规范竞争上。
从往批集采中选情况来看,保供压力正逐渐加大。例如,第八批国采中就有企业刚获得批件就参与了国采,虽然中选企业数量多了,但其中部分企业此前几乎没有市场份额,保供压力较大。
在近期由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策划的“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上,也有企业提到“国内药品带量采购、医保谈判,使得我们成本压力非常大,供应链安全也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因素”。
国家联采办曾表示,将针对采购中发现的企业不履行供货协议等问题予以严肃处理,各省也将对中选后无法履约的企业给予失信评级并作出相应处置,此前因断供被联采办列入违规名单的药企近三年内参与各省集采的资格都将受到影响。
国家医保局也提出要“提高集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药品价格综合治理”,包括综合考虑市场竞争格局、企业生产供应、信用和履约情况、产品质量或临床认可度等因素完善采购规则,倡导多家中选;探索稳慎有序扩大新批准上市药品进入医药采购市场的首发价格形成机制覆盖范围;严防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改换规格包装等“改头换面”涨价行为等。
从国采到各省、省际联盟集采,集采展开次数和被纳入品种数量都显示着2023年是集采大年,此外,由于多批国采陆续到期,续标同样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各项集采推进,种种条件对中选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原材料辅料、人工薪资福利,到质量管理、能源消耗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等成本都需要更精密的管理,以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线布局在常态化集采下获取竞争优势。
附:尚未纳入国采且竞争格局满5家及以上的品种
图源:易联招采
以上数据为人工整理,如有疏漏,欢迎补充指正
附2:依次为江苏、宁夏、陕西、甘肃、北京、山东、辽宁、天津、安徽、内蒙古、四川、河北第二备供企业中选结果(注:西藏相关名单因官网附件存在损坏无法在本文展示)
END
作者 | 陈芋
来源 | 赛柏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