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硬核带头人(十四)——口腔科刘少华:以患者为中心,引领口腔事业发展

2023-05-27 09:43   齐鲁医院

明眸皓齿,患者露出自信的笑容,就是口腔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刘少华用自己的医学力量帮助无数患者摆脱疾病,为推动我国口腔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5491685142459637

传统印象中,很多人会认为口腔医学就是牙科,口腔医生就是看牙的医生,实际上牙齿只是口腔医学研究的一部分,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与临床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口腔肿瘤、头颈肿瘤、颌面部畸形、血管瘤等等疑难杂症都属于口腔医学的范畴。作为山东省口腔外科排名第一的科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科在科主任刘少华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科室,来自山东省以及周边地区的口腔颌面部疑难病症患者在这里得到治疗,刘少华以精湛的医术及耐心细致的治疗帮无数患者重新找回了笑容,重拾“生”的希望。

医路逐梦 成就口腔大咖

1983 年,刘少华考入山东医学院口腔系,至今已与口腔医学结缘四十余载,回忆起求学时的美好时光,恍若昨日。高中时在学校一直是第一名的刘少华,到了大学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实在太多了,他必须加倍努力。正是因为勤奋好学,刘少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时,共有 3 名优秀同学留校,他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刘少华被分配到现在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从事临床工作,期间又读了在职研究生,通过几年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他发现疑难杂症患者越来越多,很多患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患者,为山东口腔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刘少华决定继续深造。32 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国口腔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华西口腔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的学习为刘少华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毕业后,刘少华回到济南,继续博士后深造,期间师从上一代科室带头人、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魏奉才教授,随后正式进入齐鲁医院工作。通过名师的指点和教导,刘少华能从容迅速地融入口腔颌面外科的领域,并专注于颌面骨组织工程和口腔颌面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

2004 年 8 月—2005 年 7 月期间,刘少华去日本公派留学一年,从事口腔肿瘤基础研究。那段经历,除了专业方面的提升,刘少华感受最多的是日本医生的敬业精神。“那时在实验室的医生都不计回报地工作,自觉加班完成课题,十分令人敬佩。”刘少华无比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只有比其他人更勤奋才能获得认可。所以刘少华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才回宿舍,他成了每天在实验室时间最长的人。这种敬业精神一直影响他至今。

传承着前辈们的精神,刘少华尽心尽力地诊治患者,以推动我省口腔医学事业发展为己任。刘少华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头颈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能医学与医疗机器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口腔医师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已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

业精于勤 勇攀科研高峰

刘少华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在刘少华看来,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和技术,无论自己是一名多么优秀的医生,一生能治好几个病人呢?而一个科研成果的转化或许可以挽救无数生命,也可以提高更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刘少华一直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2003 年,刘少华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是山东省口腔颌面外科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紧接着 2005 年又成功申请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年来,刘少华团队在临床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并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著。他从事的颌面骨组织工程和口腔颌面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在颌面骨组织工程领域,已获得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在头颈肿瘤领域,主持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 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2 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刘少华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Oral Oncology、Cancer Medicine、《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的编委。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 119 篇,其中 SCI 收录 51 篇。作为 PI,主持 2 项种植牙的临床药理实验和 1 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近几年,刘少华获得的国家专利多了起来。这源于临床工作中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比如专利喙突切除术,原有技术中喙突切除操作较困难、易引起周围组织损伤的问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为此,刘少华通过研究,发明了一种医用喙突切除装置,由线锯、保护板和导向组件组成,通过导向组件能够使位于保护板之间的线锯呈钝角,从而实现对喙突进行顺利、精准、可控切除,又能够有效保护周围神经、肌肉、血管组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诸如此类的发明还有很多,刘少华介绍,要创新思想、善于思考,比常人想得细一点、多一点,平时一些小的想法就能解决大问题。截至目前,刘少华已获得国家专利 21 项。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领域,参与专家共识制定 4 项,目前正在研究的血管瘤的泡沫硬化治疗技术更是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言传身教 推动学科发展

2010 年,刘少华成为口腔科副主任,2014 年升任科主任。他所在的口腔外科专业在省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作为科主任,即使临床工作再繁忙,刘少华也会充分协调好教学、临床、科研三方面工作。他认为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刘少华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同时将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端正的学习作风、勤奋且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努力成为学生们在口腔医学路上的引路人。一直以来,刘少华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他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结合临床,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讲透每个知识点,让学生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疾病,就这样,他成了口腔医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作为山东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整形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以来,除了教学工作,刘少华一直坚持每周三晚上和研究生们一起交流学习、汇报最新文献,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目前已培养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硕士生、博士生、国际留学生 40 余名。

口腔科在刘少华的带领下,已发展为山东省重点专科,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科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骨组织工程机制研究、成骨与破骨的机理研究、口腔癌的发生机制和免疫相关研究、血管瘤的病因及综合治疗研究、口腔黏膜疾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腔镜辅助下口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临床应用研究等。同时,作为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控组长单位、国家第一批口腔颌面外科专培基地、山东省唯一一家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的住培考核基地,科室培养了大批口腔医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口腔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国家临床药理实验基地,科室完成了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和种植义齿的临床试验,以高度的规范化和严谨性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仁心仁术 造福无数患者

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累积与研究深度的不断推进,刘少华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刘少华非常注重和患者的沟通,以患者为中心,凡事总是多为患者着想,这使他收获了患者的信赖与感谢。

刘少华擅长各种颌面部肿瘤和外伤的手术治疗和功能整复,尤其在血管瘤、淋巴管瘤的治疗以及口腔颌面部疑难杂症的诊治上颇有造诣,全国各地的血管瘤患者慕名而来。

刘少华曾经接诊过一个面部静脉畸形的女性患者。她年轻时脸上有比较轻微的血管畸形,但对美观影响不太大。结婚怀孕后,病变迅速生长,甚至长到半个脑袋大小,她不能工作,不敢出门见人,必须外出的时候只能用围巾把头包起来,因为疾病的原因,她的家庭破裂了,自己带着女儿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多次轻生自杀未遂,她辗转来到了齐鲁医院口腔科。刘少华仍对这位患者就诊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我发现她脸上布满了生活的艰辛,眼神里既有绝望更有坚毅,身体多处有因轻生而留下了瘢痕。后来经过我们团队的精心治疗患者得以重返社会,组建了幸福的家庭,还生了个可爱的儿子。或许这就是我作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和成就吧。”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每一位患者的身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明眸皓齿,患者露出自信的笑容,就是口腔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刘少华用自己的医学力量帮助无数患者摆脱疾病,为推动我国口腔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   者:刘   艳 谢   静

编   辑:李小诗

责   编:刘   艳

审   核:李   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刘少华,血管瘤,口腔,颌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