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我院荣获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

2023
05/27

+
分享
评论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A-
A+

膝关节功能障碍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因复杂,既往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成功率低。

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我院范存义教授领衔的“功能适配性骨软骨修复体的核心制造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赵金忠教授领衔的“膝关节功能障碍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周健教授领衔的“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异常的临床意义及干预策略”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81141685145517900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范存义教授领衔《功能适配性骨软骨修复体的核心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12691685145518218

项目介绍:

课题组通过20年的研究与转化,成功突破骨修复材料微结构不合理和力学强度影响临床应用瓶颈。以功能适配骨修复构件为对象,发明系列核心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为解决材料结构影响组织再生难题,发明多孔陶瓷精准可控制造技术,提高骨修复能力;针对材料无法提供力学支撑难题,发明多孔陶瓷仿生增强技术,实现承重骨修复;针对组织再生与力学支撑难以匹配难题,发明大段骨缺损修复体集成构建技术,达到生物效应高度融合。

课题组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5项、国际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相关研究发表论文92篇,总IF 541分(最高IF 32.1分),总他引6230次(最高他引803次),包括柳叶刀子刊、Nature子刊等。相关成果载入国家标准、指南和专家共识3项,写入国内外教科书和专著8部。

课题组领衔制定医疗器械行业标准4项,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张,形成552个型号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迫使进口产品降价60%(从1.5万元降到0.5万元),治愈患者30余万人,节省医疗费用超35亿元。

范存义教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骨科新材料与修复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会长;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228篇,总影响因子1480分。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赵金忠教授领衔《膝关节功能障碍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40371685145518457

项目介绍:

膝关节功能障碍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因复杂,既往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成功率低。本项目通过诊治体系的创新以及关键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立,显著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成功率,系列创新诊疗体系及技术理念被国际指南及经典专著收录,并成功进行了膝关节修复重建器材的研发转化。

  1. 1.创立了新型膝关节骨折脱位精准评估及治疗体系:

  2. ①首次建立胫骨平台骨折 “三柱理论”分型及手术治疗体系,使并发症率由27.9%降至4.2%。该诊疗体系被国际专著《国际内固定协会骨折处理原则》收录。

  3. ②针对复杂性髌骨脱位,首创 “马鞍槽”定位法及联合修复策略,治疗成功率达98.9%。

2. 创立了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关键治疗理念和技术:

①率先提出半月板损伤的手术干预策略,被3部国际指南收录。

②首次开发新型肌腱移植物来源及国人移植物量化预测方法,被国际专著《前交叉韧带重建》收录;首创单发韧带损伤“超强重建和保残重建”的理念与技术体系,使治疗成功率从50%-70%提升为97.1%-100%;率先提出前外侧结构重建的理念和技术,使高失效风险患者治疗成功率由73.3%提高为96.7%。

③首次建立多发韧带损伤一期超强重建技术,使治疗成功率由72.7%提升为95.2%。

④首创膝关节强直微创松解技术,被国际专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收录,作为指南性方案。

3. 研发了膝关节病损新型修复器材及设备:

①打破国际垄断,研发转化膝关节韧带重建动力系统及植入物,率先研发韧带重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②研发新型人工韧带材料。

本项目团队利用上述技术创新及研发,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33248例;获国家专利48项(发明专利17项),转化专利36项。撰写专著3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5篇,SCI论文115篇(领域顶刊49篇)。举办国家级学习班39届,关键技术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培训医生67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整体诊治水平。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周健教授领衔《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异常的临床意义及干预策略》

72591685145518656

项目介绍:

课题组从多个层面围绕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异常开展了十余年系统性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动态血糖监测(CGM)技术,并以CGM大型资源库为基础,明确血糖波动异常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可作为综合评价血糖控制的新型核心指标。先后主持国际和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就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及饮食干预,评估不同干预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异常的改善情况,提出干预新思路。课题组在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配发述评)、Diabetes Care(封面论文)等杂志发表代表性SCI论著10篇(3篇IF>15,最高IF=44),主要研究成果被NEJM等杂志引用,写入国际指南/共识4部、国内指南8部。

来源:上海发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膝关节,并发症,血糖,韧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