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中心,让患者真正一站式就医
文/宾丹丹
近日,丽水市中心医院对外宣布,以疾病为区分标准的多学科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丽水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正式成立。医院党委书记纪建松表示,该模式尚属全国首家。
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是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医院建设模式,国外发达医院早在20年前已开展中心化发展模式探索,如梅奥诊所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紧密型交叉发展,以特定疾病为中心建立全诊疗链式服务模式,以提升诊疗能力。
图源:Mayo Clinic官网
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纪建松表示,传统的治疗往往需要患者转诊多个科室,之后国内兴起的MDT模式仍然无法摆脱患者在不同科室周转的问题,丽水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首个以具体疾病为区分标准,规范化、精准化、微创化、多学科综合性的肿瘤中心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患者围着专家跑” 的模式,变为让 “专家围着患者转”的模式,真正意义上以患者为中心。
今年3月份,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宣布,医院首批共23个专病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的成立将推进整合式医疗纵深发展,发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病治疗特色,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以优势学科覆盖的病种为导向,提高疾病的筛查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更加精准、清晰地为患者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
美国医学研究所(IOM) 曾提出全国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的目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患者不会因为医疗保健而受到不必要并且可预防的伤害(患者安全);医疗保健服务应基于正确的科学知识(有效果);医疗保健服务要考虑患者的选择、需要和价值 (以患者为中心);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有害的延误(及时性);不浪费治疗(有效益);同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不能因人而异(公平性)。
“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对专病的精细化管理是临床优势专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表示,专病中心品牌效应,可纵深推动整合式医疗模式,使得各学科专病精细化、精准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临床业务能力提升,满足民众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清华长庚医院认为,专病中心具有以下优势:
① 专病中心与普通门诊相比,具有独特优势
专病中心与普通门诊并不是换名不换人。两者人员有所重叠,但并不会完全一致,专病中心的人员构成,主要考虑针对某一症状的多个学科医生。专病中心汇聚了一个疾病的多个专科的专家,诊疗团队的组建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全身情况等个性化因素决定,而团队中的医生都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有更突出的优势。专病中心的任务不侧重教学科研,而是以实践为导向,主要为患者解决治病的问题。
② 贯彻学科融合
专病中心的主要诊疗路径大多基于MDT模式。MDT模式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让患者在治疗前得到由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的综合评估,从而获得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MDT还可以解决慢性病随访难的问题,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累及的具体器官,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措施。最后,MDT可以增加门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做出准确评估。
专病中心未来前景
基于国外发展经验,未来,专病中心在中国将具有广阔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下,有些医院致力于优势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高医疗效率,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通过学科中心发展,建强优势学科群,也可使医院在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学中心建设中占得先机,更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均衡扩容下沉,有利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落实。
“中国医改的发展方向,是希望建立这种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社区医院在诊疗能力上的提升。大医院专病中心的建设,正是推进分级诊疗的一项基本工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魏来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