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 “试”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举办临床研究知识提高班(第二期)
国际临床试验日
第 19 个 2023年5月20日,是第19个“国际临床试验日”。在这个“增强临床试验社会认知、弘扬临床试验专业精神”的特别纪念日,我院举办了第二期中山临床研究知识提高班,用踏实进取不断提高的学习精神,向临床试验开拓者和受试者致敬。 临床研究知识提高班旨在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既是研究者系统学习和讨论临床研究法规政策、规范实施及统计方法的培训基地,也是中山医院和兄弟医院沟通交流的平台。
周俭副院长致辞
周俭副院长在开班致辞中强调:开展高水平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是医生提高诊治水平,把握学科前沿以及客观评价治疗手段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自主设计或参与国际合作的临床研究项目日益增多,提高临床研究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获得循证医学证据,最终让广大患者受益。
政策引领
本期提高班科研处宋振举处长、施国明副处长、程蕾蕾副处长深入剖析国家政策导向下中山医院临床研究的科创体系、示范性研究病房建设及成果转化思路;伦理办公室主任杨梦婕解读临床研究法律法规的最新进展;临床医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余一祎结合在研项目分析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在药物研发中的价值与挑战;临床医学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黄丽红分享中山医院临床研究支撑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专家授课环节
南京医科大学陈峰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夏结来教授、东部战区总院刘玉秀教授介绍了随机对照研究的历史意义,在因果关系论证中的核心作用及如何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针对观察性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根明教授、秦国友教授分享了队列建设经验和纵向数据分析方法,医学信息与智能发展部王治勋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山医院专病队列的质量保证及信息化建设。
中山医院党委组织部部长高虹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介绍了临床医生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李晓牧教授、吴鸿宜教授、汪学非教授、朱小东教授、黄晓勇教授、汪灏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临床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
圆桌会议讨论环节,学员们结合自身研究实施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踊跃提问,并展开热烈讨论。
临床试验是一项为人类共同健康福祉而进行的伟大事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动践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使命,传递临床试验正向价值能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矢志助推生命科学创新发展,为中国创新药物及器械研发贡献力量。 本文摘自《复旦中山临研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